
静安区委书记龚德庆:静安的竞争力不在于楼有多高而在于配套服务,不要把一块优质衣料仅做成一件马甲

男,1956年9月生,上海市人,1983年1月入党,1975年3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毕业,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现任静安区委书记。
曾任共青团卢湾区委副书记、书记、区青联办事处主任,卢湾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政协副秘书长、秘书长,卢湾区政协办公室副主任、主任,卢湾区嵩山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卢湾区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卢湾区委常委、组织部长,嘉定区委常委、副区长,崇明县委副书记、县长(正局级),崇明县委书记等职。
谈转型
我们对接上海推进“四个率先”、建设“四个中心”大局和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新一轮发展战略,着眼于积极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和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深化、细化国际静安建设目标和阶段性任务。
根据这些年区域发展的新变化,我们提出“高起点、开放型、国际化”的发展思路,把“外向型”调整为“开放型”,使之更符合城区特点。我们提出了“发展为先、民生为本、平安为重、创新为要、文化为魂”的发展理念,要求在保持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基础上,更加突出结构优化和效益提升,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安全稳定,更加重视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增强城区发展软实力。我们确立了建设“国际商务港、平安城区、和谐城区、文化城区、文明城区”等阶段性发展目标,现代化国际城区的内涵不断丰富,新一轮的区域发展定位更加清晰、方向更加明确。静安区委书记龚德庆
静安区

静安区因境内古刹静安寺而得名。地处上海市中心,全区总面积7.6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3万人。
被称为“中华商业第一街”的南京西路,全长2933米,横贯静安全境,国际上八成的顶级品牌都在这里开有旗舰店或专卖店。
静安区提出“双高”区的建设目标,力争把静安区建成高品位商业商务区和高品质生活居住区。静安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同时,更瞄准对产业链拉动能力强大的“总部经济”,到目前为止,静安共引进世界500强企业的地区总部或投资性公司累计达到21家;已经进入中国大陆的10大国际奢侈品牌中,有8家的区域总部在静安。
东方网4月19日消息:据《东方早报(博客,微博)》报道,户籍人口约33万的“小区”静安,集聚了超过20万的白领商务人士,分布在“梅泰恒”及静安寺商圈等地。静安区区委书记龚德庆近日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坦言,“如此庞大的产业群体,如果无法满足其各方面需求,静安对他们的吸引力就会下降。”
为服务好20万白领,静安通过政府补贴等多种形式推出平价午餐及培训、交友等活动,努力做好配套服务。
吸引白领是如此,吸引企业入驻更是如此。
“招商引资是靠拼优惠政策,还是靠打造综合服务环境,我们的选择是后者。”龚德庆强调说,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规模的情况后,静安的着力点将转向于社会建设,以完善的软硬件配套打造“城市综合体”。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