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报记者 是冬冬 发自香港
中产阶层对于品牌需求的提升,将进一步拉动中国品牌授权行业的发展。
1月8日,为期三天的第12届“香港国际授权展”落幕,香港贸易发展局助理总裁叶泽恩展会期间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授权是知识产权交易活动的重要部分,其中很关键的条件就是完整的' 法律保护框架体系。
按照叶泽恩的说法,所谓授权就是通过知识产权的管理,将一家企业的品牌发挥更大价值,创造更大财富。“知识产权包括科技专利、版权、设计以及品牌商标。”
叶泽恩称,香港已经成为亚洲知识产权中心,在此前香港贸发局的一项调查中,过半受访企业表示会选择香港,而非上海或者新加坡进行专利授权,75%以上的受访者期待香港的知识产权贸易领导地位将在未来5-10年继续维持。
叶泽恩告诉早报记者,内地专利授权市场很大,但很重要的条件就是法律保护框架,“对买卖过程和买卖双方都要有保护。而且香港在人才领域也有优势,既明白内地市场的特色,又了解国际授权商的需求。”香港就是扮演这样一个角色,比外资企业更了解大陆,但比内地企业更明白国外授权商的需求。
尽管相比内地,香港市场体系更为完整,但不少与会商都看重中国内地的增长潜力。
国际授权业协会主席Charles Riotto表示,中国大陆授权营业额由2005年的11亿美元增至2013年的52亿美元,现占全球总营业金额的3%。Riotto预计,到2020年,中国大陆将是全球第二大授权市场。
相比传统的体育和娱乐授权,艺术授权近些年开始兴起。
上海艺术版权中心秘书长华凌磊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不少大陆企业来参展,希望拓展海外市场和影响,“我们旗下大概拥有10位左右的艺术家,通过版权开发,实现产品规模和种类的多元化,推出一些时尚、生活化的衍生品。”华凌磊表示,目前希望能和一些跨界能力较强的年轻艺术家合作,在艺术授权的情况下,与一些高端品牌结合推出相应的产品。
台北故宫博物院文创行销处副处长王耀锋告诉早报记者,相比大陆的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在文创产品开发上领先一步,通过创建藏品的电子' 数据保存展品信息,并选择适合的企业进行藏品开发合作。
不过,虽然不少人看好内地市场,但法制保护欠缺导致盗版现象,是目前发展授权业的一大阻力,也是外资授权商入华的一大挑战。华凌磊坦言,目前主要在执法层面上还有欠缺。
国家' target='_blank' >文化部港澳台办公室主任助理李保宗也指出,大陆版权法律保护有待完善,否则会成为发展的障碍之一。
作为亚洲地区最大型的授权业展览,香港国际授权展汇聚超过230家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参展商,展出超过700个品牌和授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