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说2016年的投资风口,非直播平台和共享单车莫属了。慢工出细活的婚嫁领域,在互联网和投资的双重影响下,发生了哪些变化?经历过2014年的变革试错,进入2016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尝试拥抱共赢。2017年,婚嫁+互联网创业会更加回归商业理性,产业整合的局面将会打开。 站在辞旧迎新的时间节点上,婚嫁风向标总结了记录婚嫁企业成长历程的关键词:活下去,资本冷静,品牌沉淀,拥抱共赢,泛娱乐化。只有把准了脉,企业才能健康发展,为此我们还整理了10位企业家、4位投资人以及1位行业资深研究员对婚嫁市场的深度思考。 婚嫁“战场”究竟变成了什么样?为了深度剖析出市场的真实面貌,婚嫁风向标近期通过多种方式与婚嫁同窗成员企业建立联系,与企业创始人、高管进行深入沟通。 文章中涉及到的企业人物:美团点评结婚事业部总经理杨锋、百度糯米结婚商务总监张扬、南京婚宴网CEO赵雪阳、婚派联合创始人任丽如、淘拍拍联席CEO王冲、寻拍创始人孙鹏、婚礼纪合伙人吴易、婚礼大亨创始人秦岩、蜜堂婚礼记创始人张晔晗和芊寻海外蜜月婚礼创始人盖永博,其他不愿具名的企业负责人在此不再提及。同时,婚嫁风向标还联系了几位关注婚嫁产业的投资人和行业资深研究员、婚嫁同窗班长郑荣翔,分别从投资和观察员视角做深入沟通,方便大家交叉获得一些有效信息。 婚嫁O2O之殇,创业者的反思 『渠道型平台,需要保持长久生命力』 美团点评结婚事业部总经理杨锋认为:一个行业的发展会经历不同的阶段,首先是要丰富度,你要有内容、有SKU,然后会考虑做场景化,最后要做差异化。未来会有一些整合的服务商存在,从服务角度看是一个整体,但是在行业角度来看,还是有一些社会化分工存在,那这件事我们才能做大。 百度糯米结婚商务总监张扬提到:并不是所有公司都能够有这种实力,一上来就能铺一个全产业链的一站式服务的。对于这种落地服务公司,还是要有自己的切入点,能够把自己的切入点做深,然后再考虑向其他方向发展。 『婚宴预订,可以挖掘供应链的价值』 说到婚宴预订平台的困境:阶段性、区域性。南京婚宴网CEO赵雪阳提到:我们把平台定位为南京婚宴网,看名字就知道,我们没指望短时间内拿下一个城市后快速扩张,我们坚定的认为:区域市场需要深耕。 不管你以什么样的行业去做切入口,都是希望单点突破,然后图谋整个产业链的生意。 婚派定位做婚宴业务的管理公司,我们为什么要选择酒店为切入口呢?婚派联合创始人任丽如解释道:因为酒店有几个优势,第一是入口资源,第二是稀缺资源,第三是高净值资源,第四个是闭环资源。最后一个是前置资源,也是因为它稀缺所以它前置,这是婚派为什么选择酒店作为切入口的原因。 『婚纱摄影的成长,烧了何止千万』 一开始进入这个行业的,有几种类型的人:纯粹的互联网人,原来做婚嫁、做摄影基地的,还有就是做资本的。两年多的时间,由最初的24个“拍”,现在就剩下几个,这过程中有很多的坑。 淘拍拍联席CEO王冲反思到:经过这段时间的探索,我们这几类人都发现行业的几个坑:第一个坑,当时觉得能轻易的颠覆传统行业。在本地服务很重的领域创业,我们可以可以逐渐成长,但是想迅速颠覆我觉得很难,所以大家一直在强调拥抱传统。第二个坑,把获客的事情想得简单了。婚嫁、摄影行业对流量的依赖度很高,我们互联网创业把获客这件事想得简单了。 婚纱摄影有个很奇怪的现象,各个地域会有一些龙头老大,但全国没有一个绝对的品牌可以拿出来说。 寻拍创始人孙鹏提到:很多影楼看不懂我们做的是什么,其实很简单,寻拍在解决行业的痛点,就是刚才我说的三座大山:房租高、人力高、营销成本高。商业模式不是决定成功的关键点,非常重要的因素还是在于创始人和团队的执行。 『婚嫁产业链,绝对的上下游被打破』 关于产业链条的上下游,我们有一个固化的思维,认为婚纱摄影、婚宴是最靠前的,其次是婚礼策划,最下游是四大金刚。婚礼纪合伙人吴易拿出了平台数据:根据婚礼纪这边用户的浏览轨迹,我们发现这个事情是在变化的,现在非常多的用户,首先会找他喜欢的摄影师、主持人。 更深一层次的思考就是,在变化来临的时候,我们如何做出应对,把握用户最新的需求。 『婚礼服务,更需要精细化运营』 传统行业的估值跟互联网公司还不太一样,可能互联网公司讲一下他的理念,就可以算全国的市场。但是投资人会去看市场行情,他们也分析到了婚礼这个事情,很难做成全国的连锁品牌。 作为婚礼行业12年的老兵,婚礼大亨创始人秦岩坦言:流量问题不是某一家可以很轻易解决的,to C的平台想抓住所有的流量、统领全局,特别考验精细化运营的能力,毕竟结婚新人一直在变化。 蜜堂婚礼记创始人张晔晗强调:那些投资人、大平台,他一定会找当地最好的公司合作,如果你不是最好的,赶快回去想办法做成最好的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