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中央首次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对明年" 房地产市场究竟会有怎样的影响? 昨日,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冯奎在接受专访时谈道,2017年中央有望针对部分炒房现象明显的少数城市,出台对房产投机行为的监管和抑制政策。2017年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依然会涨,但涨幅会降低,而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未来将是热点。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温和上涨 一线二线的房子会继续涨。为什么? 自北京市“930”新政发布以来,全国共有22个城市先后出台楼市限购、限贷政策,受此影响,部分热点城市在新政“满月”后出现量价齐跌现象。上海市自10月8日发布“沪六条”以来,上海" 房地产市场降温迹象明显。从10月31日至11月6日成交数据来看,上海市成交量继续延续下滑趋势,且已经连续四周出现下滑;除此之外,此前火热的二线城市也深受调控影响,以厦门为例,10月份新房成交量仅为今年平均成交量的四成。目前房地产市场进入低潮期,投资客已全部撤离。而最近的一次调控发生在本月下旬的武汉郑州两座城市。 杨红旭提出过一个楼市短期理论,一般周期是三年,有业内人士表示,当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再听到有人在炒房时,说明房市已基本到低谷,这个点之后,房价就会回升。当然还有不少的买房人会表示,等到房价再降一点再买之类的话,很多买房人还是在观望。按照专家的推断:目前一二线城市房价在“史上最严调控”下,出现短期内的波动是正常的,但是想要房价暴跌可能性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中国的城镇化还在继续,只要一天没有完成,房价基本没有下降的可能,至少在一二线城市是这样的。 中国住建部住房政策专家委员会顾云昌也说过,房价涨幅有周期变化,短周期大概是在三年左右的时间。2013年是历史的新高,2015年是次高,在2018年极有可能再走高。 中国的城市模式完全不同于USA。我们是摞起来的城市,密度高,人口高度集中。这种趋势一旦形成,很难改变。你让中国人过“买个牙刷也要开车10分钟”的生活,是不可能的。所以,有人口增量的城市,房价很难回落,在人口越是集中的城市,房价只能上涨,只是涨幅的有所减慢而已,而人口最为集中的当然是一线城市。 明年还有政策抑制炒房 冯奎表示,中央作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论断,意味着2017年政府对楼市的调控力度将会加强,“2017年将可能针对部分炒房现象明显的少数城市,采取金融、财税、土地、市场监管等一系列措施,来抑制过度的住房投机和炒房行为”,比如在微观信贷上,投机性购房获贷的条件将明显更加严格。 “预计2017年房产市场呈温和发展的走向”,冯奎预测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明年依然会涨,但涨幅会降低,“与2016年相比,三四线城市一般而言上涨幅度不大”。 冯奎认为,在此情况下," 房地产企业会着眼于满足“新市民”的需求,提供更合适的产品类型。而有条件的房企则会加速产业形态转移,“比如转向对于小区可持续的经营维护上面去”。同时,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可能会是未来热点区域,“房企联合其他企业,去开发具有居住、休闲、产业功能的特色小镇也是一种选择”。 三四线城市去库存为主,但不能依靠农民工买房 对于三四线城市去库存问题,冯奎称我国一二线城市继续扩张,而三四线城市面临着人口持续减少,“这个变量因素,很多地方政府以及开发企业没有抓准”。他说,三四线城市政府与开发企业盲目乐观地估计了当地的人口规模,并据以进行房屋开发建设,这是这类城市库存去不掉的根本原因。 不过,冯奎认为,中国有两亿多农民工以及7000多万在城市间流动人口,随着这部分人住房问题的解决,三四线城市的库存将会缓解。 “但不能简单地说,依靠农民工买房解决房屋库存”,冯奎认为三四线城市库存的解决,还需要与提高这些城市自身的吸引力结合起来,“只有创造宜居、宜业的环境,才能有利于人口集中和积聚。只有农民工、城市间流动人口愿意进入这些城市,对城市生活有预期,对住房的真实需求才会增加”。 人口是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目前我们把整个中国的城市大概分为几个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