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央行旗下的媒体金融时报报道,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实施条件已经成熟,央行相关负责人答记者问也表示,央行将在2017年一季度开始正式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 这是自中国银行业股改上市以来,以及中国实施巴塞尔资本协议以来,最具重要性的银行改革,是2006年以来中国银行业最有意义,也最具冲击性的改革。 之所以说这是最具意义的改革,是因为这将彻底改变当前银行业表外理财无比庞大,以及极度不透明的情况,并将约束银行的表外黑洞,将使得中国的货币政策、房地产调控政策、股市、债市都将产生革命性的影响。 1、表外理财兴起,源自于2008年底开始的四万亿刺激,当时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2009年新增信贷天量,达到了十万亿,同时使得当年M2投放增速近30%,而且未来几年都保持了超高速增长。 2、从而导致了通胀越来越高,房价泡沫越来越大,因此开始了逐渐收紧货币政策,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适度加息。 3、在天量的信贷大量消耗银行的风险资本后,如果信贷不继续宽松,大量的项目存在烂尾、坏账的情况下,影子银行开始粉墨登场。 4、于是信托业务开始跨越式发展,几年时间发展规模就超过十几万亿,紧接着是券商资管又来了,基金资管又来了,都是短时间内跨越十万亿的大关。 5、而信托、券商资管、基金资管都是银行的通道,是将银行信贷通过银行理财的方式转移到表外,使得银行表外信贷如宇宙大爆炸般的扩张。 6、由于表外信贷的扩张,大量的银行理财通过表外信贷进入房地产项目,是这些年中国房地产价格一路高涨的根本原因之一,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7、尤其是地王不断,大量的地王并不是因为房地产公司有钱,而是通过信托产品、资管计划、地产基金等进入了这些地王项目,而这些背后就是银行理财资金。 这些年来,中国的房价为什么越调控越涨,货币政策多次强调稳健,但是货币增速极其高,就是因为表外信贷的扩张速度太快了,而且很不透明,无法监管。 现在这次银行理财纳入广义信贷范围,就直接将表外信贷扩张的根源给规范起来了,对外扩张可以,但是也一样受到信贷控制的约束,要纳入风险资本考核,银行的放贷能力就大大被制约了。 但是这种制约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是中国银行业从混乱走向规范的开始,是避免中国最终债务失控、爆发债务危机而必须采取的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