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博这种媒介所特有的信息裂变传播的属性,使得在电子化媒体时代,个人获得信息的数量和速度又更进了一步,所能接收到的信息比以往都要多。而如何处理这些信息,就成为一项挑战,如何借助这些海量信息指导自己进行投资理财,更是难上加难。
在证券市场持续震荡行情的时候,投资者所接触到的信息可能是诸如“现在买股票 、基金都赔钱”的声音,这些噪音使人对于理财这件事畏首畏尾;而当股指进一步下挫的时候,投资者接触到的可能是“近日股指大跌多少点,恐慌情绪蔓延,全球多个市场今天也遭遇了同样的大跌行情”,倘若不加分析地面对这些噪音,只会使人仓皇而逃,甚至错过了极佳的抄底机会。造成这种局面,从众心理是一个主要原因,大量信息形成信息流,而大多数投资者都不愿同这样的信息流背道而驰,但这样很有可能带来投资者所不希望看到的结果。
安东尼·' target='_blank' >波顿作为投资界著名的“逆向投资者”,对于如何处理信息曾做过这样的表述:“如果一项报告只是附和我的观点而没有任何新意,我是不会看的”。这种投资风格可以为那些“从众者”提供一种思考方式,让他们在形成一项投资决策之前进行思考;同样,当投资决策执行之后,这种思考方式同样重要,因为一旦买入,就不容易接受那些认为自己错误的信息。
社会心理学大师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和谐理论”,阐释的就是这一现象:人们希望维持认知间和谐平衡的状态,一旦接触到会动摇最初投资理由的信息,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和谐。这种不和谐会带来心理不适,人们就易于去寻找印证自己最初观点的信息,试图回到认知和谐的状态。而这一行为使得信息流中可能纠正我们投资失误的信息,被视而不见了。
如何独立思考,如何在充满噪音的信息环境中不人云亦云。坚持己见与倾听市场并不冲突,然若偏于任何一方,你的投资都有可能不尽如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