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瑞银看两会:经济增长仍然很重要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经济增长仍然很重要 今年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标是既要实现相对较快的经济增长、又要在改革推进 上取得重要进展。虽然政府提出了“向污染宣战”,并计划推出一系列改革 措施,但为了保就业和增强市场信心,决策层将 2014 年 GDP 增速目标再次 设为 7.5%。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应会有助于提振中国出口增长,不过今 年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速目标意味着政府只是计划循序渐进地推进结构性调整 和控制地方政府债务。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经济增长仍然很重要

今年政府的主要工作目标是既要实现相对较快的经济增长、又要在改革推进 上取得重要进展。虽然政府提出了“向污染宣战”,并计划推出一系列改革 措施,但为了保就业和增强市场信心,决策层将 2014 年 GDP 增速目标再次 设为 7.5%。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应会有助于提振中国出口增长,不过今 年相对较高的经济增速目标意味着政府只是计划循序渐进地推进结构性调整 和控制地方政府债务

宏观政策保持中性

政府设定的 2014 年预算赤字略高于去年,并保持 M2 增速目标不变(13%)。 后者意味着今年总体信贷增长的放缓幅度可能会小于我们之前的预期。另外, 我们预计今年并不会推出" 房产税,房地产政策也不会有显著变化。政府的工作重心将继续放在增加保障房供给上,并将今年保障房新开工的目标定为700 万套以上。

改革推进步伐加快

正如我们此前的预期,相对容易的改革、或者那些已获得广泛共识的改革, 在短期内将会更快地推行。这包括:简政放权,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推进现有的税收和要素价格改革,以及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在今年建立存款" 保险(" 放心保)制度意味着利率市场化的步伐将会加快。我们也预期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性将会增大。

“向污染宣战”和国企改革

政府计划在国企占主导地位的一些领域中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 因此我们预计今年国企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将会进一步推进。同时,政府通过 多项措施提出“向污染宣战”,包括更严厉地削减污染产能,推进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及除尘改造,提高车用柴油标准,实施建筑能效提升,以及提高能源和公共事业价格等。

经济增长仍然很重要——主要经济目标

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主要经济目标与去年目标以及市场预期基本一致。今年的GDP增速目标被再次定为7.5%(高于十二五计划中的平均增速目标),这说明决策成仍然十分重视经济增长,即使政府同时也宣布“向污染宣战”,并计划控制地方政府债务和调整经济结构。李克强总理指出,稳增长是为了保就业(既要满足城镇新增就业的需要,又要为农村转移劳动力进城务工留出空间),同时这也利于增强市场信心。不过,中共中央组织部在近期修改了地方政府官员的绩效考核标准(将经济增长的权重降低),我们认为与往年相比,经济增速目标在地方政府层面将会有所淡化。例如,正如我们之前提到的(参见2月26日的报告《" 两会前瞻——今年有何不同》),大多数地方政府已经下调了2014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不过几乎所有省份的目标仍显著高于7.5%的全国经济增长目标。

受益于来自发达经济体的外需走强,我们认为今年7.5%的经济增长目标是可以实现的。不过,较高的GDP增长目标将很有可能会限制决策层控制地方政府债务积累、放缓金融杠杆增速、以及推进其他重要改革的回旋余地和政策空间。因此,政府可能会较早或者更快地推进那些相对容易的、且对经济增长影响中性或偏正面的改革;那些难度较大的、可能拉低经济增长的关键改革,其推进速度会相对较慢。我们在较早之前就已经对改革推进顺序有上述预期,因此我们今年相对乐观的GDP增长预测(7.8%)已经将这一因素的影响考虑在内。由于今年的出口复苏仍存不确定性(部分原因是由于去年人民币显著升值),如果今年经济增速降至7.5%左右,政府推进改革的决心可能会再次经受考验。

宏观政策将保持平稳

由于今年的主要经济目标与2013年大致相同,政府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基调也基本保持不变。政府将财政预算赤字占GDP比重定为2.1%,较2013年略有扩大,这或许是考虑到财政收入可能会因财税改革进一步推进而有所流失。在货币政策方面,决策层保持M2增速目标不变(13%),并提出要保持“稳定的”货币金融环境、引导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考虑到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可能放缓,而预计会出现改善的出口和消费部门对信贷的依赖度较小,因此保持不变的M2增速目标看上去是相对宽松的。

那么,这意味着现有的货币政策将会有所放松还是收紧?在我们看来,春节之后处于低位的银行市场利率水平显然是不可持续的,不过这体现的可能是" 央行并未回收足够的流动性,而并非是其有意要放松政策。我们继续维持2014年7天回购利率平均为4-4.5%的预测,应低于2013年底的水平,但高于近期水平。信贷增长方面,由于人民银行试图降低经济

杠杆的速度,我们之前预测今年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将放缓至13%、社会融资规模余额(剔除" 股票 融资)增速将放缓至16%以下。不过鉴于今年的M2增速目标保持不变,我们现在认为2014年信贷增速放缓的幅度可能不会如我们之前预期的大,尽管市场已在担忧影子银行的监管收紧和银行市场利率上扬可能会造成信贷增速的显著放缓。

今年的房地产政策似乎没有出现明显调整,这应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对此的担忧。自去年3月以来,新一届政府并没有强调和进一步收紧房地产调控政策,且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工作重心仍然是增加保障房供给和中小型及共有产权住房供应,并已计划今年新开工保障房700万套(其中棚户区470万套)、年内基本建成480万套。报告重申将抑制部分城市的“投机投资性需求”,这说明目前大城市的限购政策将会继续维持。我们认为短期内房产税并不会推出,今年政府的工作计划仍是“加快房地产税立法”。

2014年改革推进步伐加快

今年是三中全会之后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一年,因此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很多关于改革计划的内容。正如我们之前所预测的,那些相对容易和获得广泛共识的改革将会在近期较快推出,包括简政放权、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推进税收制度和要素价格改革,以及深化金融领域改革。

改革易者先行。具体而言,政府计划在今年再取消或下放200项以上的行政审批事项,扩大城乡居民基本" 养老保险制度的覆盖范围,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的财政补助标准,在更多地区推行大病医疗保险,把“营改增”试点扩大到铁路运输、邮政服务、电信等行业,将煤炭行业纳入资源税改革,调整消费税,调整天然气、电力和公共事业价格

金融领域改革符合预期。今年的改革将包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继续推进利率市场化,允许成立民营银行,扩大人民币汇率交易区间,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推进股票 发行注册制改革,以及规范发展债券市场市场普遍认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存款利率全面市场化的先决条件,因此这一改革计划可能表明未来利率市场化的进展将会加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和危机处理机制也将为今后允许出现更多信贷违约事件和小型金融机构退出打好基础。关于近期热议的影子银行和快速发展的" 互联网金融等问题,政府提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并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

财税改革和地方政府融资改革的推进速度可能较慢。今年财税改革的重点可能在于预算制度改革,计划将所有政府性收入纳入全面规范和透明公开的预算之中。政府工作报告中列明的税收制度改革看更多地是进一步延续和扩展目前正在进行的或者广泛预期的一些改革。对于市场非常担心的房地产税问题,报告的措辞仍为做好立法相关工作,环境保护税同样也是如此。虽然决策层对地方政府债务增长的态度发生显著转变,但报告措辞表明该项改革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且可能会首先在一些地区开展试点。同时,中央将将代地方发债4000亿元,金额较2013年增加500亿共财政支出,而不是将大部分收益又返还给国企(当前现状)。为缓解公共基础设施和保障房项目的融资压力,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似乎已成为重点推广的模式。

“向污染宣战”。李克强总理承认环境污染矛盾突出,并宣布“向污染宣战”。政府计划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防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1、 淘汰污染产能,包括2700万吨钢铁产能、600万辆黄标车和老旧车;

2、发展"新"能源,推进燃煤电厂脱硫、脱硝和除尘改造(今年计划进行1.8亿千瓦除尘改造);

3、提" 高燃油标准,在全国供应国四标准车用柴油,并在今后几年对炼油产能进行升级改造;

4、提高建筑标准,包括在所有公益性建筑和2万平方米以上公共建筑强制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5、调整能源和公用事业价格,包括工业用天然气价格、水价和电价,对煤炭从价计征资源税;

6、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和水环境整治,实施水土保持和土壤恢复等工程

国企改革带来更多市场机会。目前,政府关注的重点似乎是提高民间资本在国企改革中的参与度,可能是希望以此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并提高国企运营效率。2014年,政府计划在金融石油、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向非国有资本推出一批投资项目,其中可能会涉及到国有资产转让。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国企要提高上缴股息比重(但没有给出具体目标),同时要求国企支付的股息(国有资本经营收入)要更多地用于社会保障等公共事业。


【独家稿件声明】凡注明“和讯”来源之作品(文字、图片、图表),未经和讯网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转载。如需转载,请与010-85650688联系;经许可后转载务必请注明出处,并添加源链接,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上海去年发售理财产品2.5万只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