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多人倾向于接受这种忧国忧民的描述:搞实体经济的都在搞暴利的房地产,制造业的大小老板们似乎都关掉了工厂炒房。 可是,昨天( 9 月 18 日),中国实体经济的旗帜之一,联想,几乎卖光了所有的房地产项目,要退出房地产行业了。 联想旗下的融科智地,过去十几年在全国布了 16 个城市,现在手上有 42 个项目,还剩 730 万平米的未售货量,大概卖了 137.9 亿元。全部卖给了野心勃勃的融创。 照理说,不该卖啊。联想的实体经济干得有点累。几个月前,联想集团的财报说巨亏 8 个多亿,搞得 CEO 杨元庆都不太好意思再去拿 1 亿多的年度奖金。 现在房地产这么火爆,联想还做什么电脑手机互联网啊,这时候不是应该多拿几块地王,多盖几个楼盘吗? 联想为什么反其道?有人承认吗,联想干不好房地产。 融科智地和联想集团,都是联想控股的子公司。今年上半年,房地产仅仅只给联想控股带来了 44.87 亿的营收,仅占联想控股总收入的 3.3%;联想控股的净利润是 25.84 亿元,房地产仅贡献了 3.65 亿,相比去年同期的 14.48 亿,大跌 75%。 现在,联想没有关掉工厂,而是关掉了房地产。融科智地的官网,差不多 4 年前就已经停止更新了。 房地产是个贬义词。马云不碰,雷军也不碰,他们又红又专,怎么可以碰房地产这么肮脏的东西呢,碰了就是政治不正确。 联想算是好的,一直都在吭哧吭哧干房地产,还干出了一些名堂。说实话,联想盖的房子,品质还真不差——如果是 3 年前,融科楼盘的平均品质水准,要远高于它现在的买家融创。即使这样,联想还是干不好房地产。 为什么联想控股要卖掉融科智地?我请教了一下柳传志的一位多年老友,他是这么说的:联想控股是一家投资公司,对于一家上市的投资公司来说,持有房地产业务其实不占便宜,你知道的,你们房地产公司的市盈率是非常非常一般的,会拖累人家本身的市盈率。 联想控股投资的其他行业,比如佳沃水果、KB 水产、丰联酒业、联泓化工、星恒电源、神州租车、正奇金融等等,都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相比之下,融科智地不太行——对于联想来说,房地产不属于高增长业务。 实体经济是被房地产压垮的?至少,在联想身上,不成立。跟马云雷军一样,联想也看不上房地产了。 那些干得好实体经济的,未必干得好房地产,比如联想,比如娃哈哈,比如雅戈尔。 房地产不再是从前了,现在,它有不低的技术门槛。 那些干不好实体经济的人,在房地产里,照样死。 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陈志武频频回国布道,痛斥中国人对「实体经济」的盲目而肤浅的爱。 「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这句话很耳熟很正确吧?他说,这个观点经不起经济学逻辑的推敲。这个观点大有市场,从本质上看是因为人们还没有走出短缺经济、农耕经济的思维。对于总处于温饱边缘、物质总是短缺的农耕社会来说,所有经济活动的价值都围绕填饱肚子的需要来定义:能直接生产东西填饱肚子的活动才有价值,而不能生产「物」的虚拟经济活动,没有价值…… 他吧啦吧啦讲了一堆。可是,常常有观众留言:我还是觉得实体经济更重要…… 中国的实体经济确实不太行。但要说「实体经济是被房地产压垮的」,实在是犯了农耕经济的幼稚病。 实体经济不行的原因是,中国许多实体行业的产能严重过剩,而金融的供给则严重不足。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实体经济发展的边际价值很低,甚至是负的,往实体行业做更多投入,与往火堆里扔钱无异。 那么,钱往哪里投?当然是房地产啊。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像联想那么能,懂得如何投各种高增长行业,那么就只能投房地产了。 于是,房地产就成了拖垮实体经济的替罪羊。真正的凶手,恐怕是这个国家对金融的管制,是对金融的扭曲供给:超级企业搞钱实在太容易,容易到可以不受监管;普通企业,却只能处处碰壁。 唱衰经济,永远不缺观众,而且更有观众。 这两条新闻,多数人更容易记住哪一条——「中国鞋王」百丽平均一天关三家店。上半年海澜之家平均一天净增 3.6 家门店。当然是关店更有悲情色彩,更符合在信息传播与趋势判断上人性的阴暗面。好吧,房地产是个贬义词。好吧,好好的实体经济,已经让房地产慢慢掏空了,逼死了。这个谎言,可以显得很有见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