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明溪县科技致富女能人梁雪莲:与红豆杉甘苦与共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从几亩的红豆杉田地种植发展到60亩的荒山种植,明溪县盖洋镇白岚村妇代会主任、团支部书记梁雪莲是当地绿化苗种植的佼佼者、带头人。今年,她获得了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荣誉。 艰苦创业,初尝甜头 梁雪莲原是瀚仙镇石珩村人,2001年嫁到了白岚村。这里地处偏远,山多田少,村民收入靠种水稻、烤烟,生活贫困。 1995年,明溪县俞能健教授带领课题组实现了红豆杉人工种植技术的突破。20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从几亩的红豆杉田地种植发展到60亩的荒山种植,明溪县盖洋镇白岚村妇代会主任、团支部书记梁雪莲是当地绿化苗种植的佼佼者、带头人。今年,她获得了省“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的荣誉。

艰苦创业,初尝甜头

梁雪莲原是瀚仙镇石珩村人,2001年嫁到了白岚村。这里地处偏远,山多田少,村民收入靠种水稻、烤烟,生活贫困。

1995年,明溪县俞能健教授带领课题组实现了红豆杉人工种植技术的突破。2000年,明溪农民响应县里的红豆杉产业化的号召,尝试种植南方红豆杉。

结婚时,梁雪莲夫妇欠了一笔外债,中专毕业的她,听了政府的宣传,顿时萌生了种植红豆杉致富的念头。“种红豆杉,当地政府服务到家。村民拿苗可以赊账,还可免费参加培训班学技术,又有南方制药公司负责回收,我觉得是个好机遇,愿意放手一搏。”梁雪莲回忆说。

2001年冬,她在家人的支持下,投资3000多元,种了3000多株红豆杉,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之旅。她与丈夫陈敦龙边学边干。由于是初次与红豆杉打交道,理论跟不上实践,管理未到位,2004年秋季,3000多株红豆杉截干采收,纯收入虽然只有3000多元,但她仍信心满满,初尝了甜头。

科学种植,扩大规模

梁雪莲深知:光学理论还不行,更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她和丈夫不断探索,做到勤观察、勤思考、勤管理,终于摸清了红豆杉的“脾气”,掌握了一套科学种植红豆杉的技术。

那时,明溪正掀起一股出国热潮,陈敦龙按捺不住,也跟着出国“淘金”了。可惜好景不长,丈夫不善经营,出国大半年就又打道回府了。出国不仅没赚到钱,反而负债6万多元。

2004年11月,丈夫回国后,为了打个翻身仗,夫妻俩起早贪黑地在田地里忙碌,还开垦了40亩的荒山。他们投资1.7万多元,在白岚村际下种植红豆杉4万多株,其中农地24000多株,山地16000多株。功夫不负有心人,新种的这些红豆杉95%以上成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5年汛期,由于降水频繁、野猪频繁出没,排水不及时,农地大量积水,原先种植的3000多株红豆杉死了500多株。梁雪莲没有灰心丧气,她重新捧起书本补课。经过精心管理,剩余的2500多株截干采收,直径大部分都达1cm以下,纯收入达几万元。

梁雪莲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想扩大种植规模。2006年春季,她欲种4万多株红豆杉,可是资金却成了问题,镇妇联帮助她申请“巾帼创业”贴息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目前,他们除了种红豆杉绿化苗外,还种了红豆杉盆景。山坡上、田地里,绿油油的红豆杉林地都是金灿灿的财富,夫妻俩乐开了花。

带动乡亲,致富不忘乡里

身为村妇代会主任,梁雪莲带领群众一起种植红豆杉。她经常和其他种植户一起研究种植的方法,昔日的门外汉,如今摇身变成了村民的老师傅。村里一位高考落榜生,也在她的鼓励和支持下,走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如今,全村种植红豆杉10多万株,而且成活率达95%。

几年来,梁雪莲多次被评为县、镇“三八红旗手”、市“十大农民女状元”及全国、省农村妇女“女能手”荣誉称号。 (张雪英)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融资峰会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