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证券公司实习最大的收获是……学会如何以少赚多,在土豆网实习最大的发现是在……就可以跳过45秒广告,在影视工作室实习的最大的收获是……懂得了什么叫无本之利”。最近在论坛上广为传播的这则帖子,成为一些白领吐槽身边“极品”实习生的发泄话筒。
在“IT男”刘先生看来,实习生在网络上发帖“分享”怎样去掉' 视频网站的广告、怎样直接下载文库里的文档,是一种不职业的行为。“如果我是一个公司的老总,我绝对不可能雇用这种人。”刘先生认为,尽管实习生不是正式员工,但也应该注意职场的保密原则。“有的实习生不理解广告对视频网站营收的意义,在网上到处发一些受欢迎的"秘密",其实是不对的。”
不少白领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实习生在网上发布自己的负面实习体会,例如发泄不满、抱怨企业实习报酬少,甚至透露企业员工的福利待遇,都会令他们感慨“又碰到极品了”。在一家外资公关公司上班的严小姐说,她有一次无意在一名实习生的' 微博上看到,实习生抱怨“这个公司的时髦姐姐们好排外,都没人跟我说话”。“我觉得很搞笑啊,一个实习生,不想着主动融入团队,倒怪别人不跟你打招呼?”严小姐说到。
白领们的“吐槽点”集中在实习生胡乱发帖泄露公司机密、抱怨,这也得到了调查数据的验证。日前,前程无忧邀请625家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者参加了实习生的工作行为调查。结果发现,雇主对实习生最难管控的,正是实习生的网络行为。对企业内的什么信息可以对企业外的人发布,很难作出明确的限定。调查显示,77%的人力资源管理者认为实习生有不妥当的信息传播行为,但好在50%的人认为“后果不严重”。
然而,也正是这种“不严重的后果”,让严格管理变得更加困难,大多数人力资源部门主管都无奈地表示,“只能算了”,最多面对下一届实习生时提前进行告诫,或请直接管理的经理用温和的方式和实习生沟通。事实上,即使后果较为严重,用人单位也往往难以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