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买到了一款到期收益率高达4.5%的一个月期银行" 理财产品,应该是很开心的事情。但很多客户可能并未注意到,因“时差”原因,这4.5%的收益率可能是“注水”了的,而长短不一的“资金募集期”和“清算期”则是收益率注水的元凶。
不知何时起,一句“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口号,让民众为理财竞折腰。一时间,基金、债券、股票 、" 期货、分红保险、" 银行理财产品等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
一些股民面对绿了又绿的大盘,“本想抄底而抄在了地板上,却没想到还有地下室;抄到了地下室,没想到下面还有地窖;抄到了地窖,没想到下面还有地壳;抄到了地壳,没想到下面还有地狱;拼死了抄到地狱里的,结果是没想到地狱还真有十八层”。一些想赚钱又想做懒人者买了基金,甚至还“定投”。因为基金与股市有很强的联动性,股市不好,基金就跟着遭殃。目前,绝大多数“基民”被“斩”成一颈血的“鸡民”。
想不到,本以为能“快进快出”赚点小钱的短期理财产品也存在“时差陷阱”。比如,有一款产品9月5日是收益起始日,9月1日开始募集资金,由于要“抢额度”,客户可能会在9月1日就把钱打进银行,而9月1日到5日的5天内,利率一般按照活期存款利息或者不计息,这样就摊薄了名义上的“预期收益率”。而对于部分募集期等于甚至超过投资期的理财产品,其摊薄后的年化收益率,只能相当于名义上的年化收益率的一半左右。
总之,历经欧债危机、" 美债危机,投资者没有几人能笑傲“理财江湖”。且可以想见的是,缺少内在动力的希腊和西班牙经济肌体仅靠外部“输血”将很难“康复”。而且,中国国内经济的持续下滑,广大投资者仍将“财不理”!这令人情何以堪,人们不禁慨叹:现在还有什么可以投资的吗?难怪乎,无奈之极又无助之极的民众骂监管层、骂庄家、骂内幕交易……反正是听起“骂声一片”。
然而,理财路上虽有陷阱与荆棘,但不能总让民众受伤、承受永远的痛!期待职能部门能“想民众所想,急民众所急”,加大对经济市场秩序的整顿,制定合理的市场规则,继续改进监管手段和方式,严惩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真正让民众分享到国家改革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成果。
行业动态
" 各地方政府为增长求资若渴 城商行变成提款机
" 贤成矿业债务漩涡再起波澜 银行强行划扣本息加剧财务危机
" 民生银行增长明显放缓 开发贷激增176亿
" 中国版巴Ⅲ过渡路径渐明:储备资本达标六年两步走
" 广东陆丰信用社主任骗贷2亿潜逃 警方网上通缉
理财资讯
" 银行争相开网店 免责条款遭质疑
" 盘点今年以来豪赌理财产品的上市公司(图表)
" 信用卡分期付款诱惑多 支付总额往往高于产品原价
" 注意银行理财产品陷阱 清算期成收益率注水元凶
" 低收益拖累发行 银行理财保本产品获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