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时报讯(记者 徐岚)' 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的前三季度“成绩单”逐渐浮出水面,近半数产品处于亏损状态的成绩。随着市场持续低迷,低市场风险、稳健收益的投资需求越来越强烈,券商为了迎合低风险投资者的需求,开始关注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记者近日发现,在券商发行的理财产品中,权益类理财比重正在逐步降低,债券类等风险较低的类保本产品大受欢迎,券商集合理财产品类银行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
类保本型产品大行其道
为挽救券商理财市场的弱势,近来券商新品频发。部分券商开始发行纯债类产品,与此前权益类理财产品主导的形势大相径庭。10月15日,' target='_blank' >广州证券正式发行一款完全不投资权益类产品的理财产品,打出了免收参与费、退出费和管理费的“三无”零成本牌子,并且其将产品业绩与管理人利益直接挂钩,收益率5%以内全部归投资者所有,5%以上才收取业绩报酬;若实际收益率超过5%,投资者还有不低于10%的超额部分收益分成。市场分析称,这款产品在风险控制上与固定收益型银行理财产品趋同,因为普通银行系固定收益型产品的投资标的也主要是债券和信贷资产,但业绩基准设定水平相比同期的银行系固定收益型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略高。
无独有偶,一些第三方担保的集合理财产品也在近日浮出水面。' target='_blank' >东莞证券发行的一款理财产品,由两家机构作为第三方担保,对推广期或开放期参与并持有满三年及以上的持有人提供本金保障。
低风险产品或成新走向
券商集合理财为何会出现这种类银行化理财产品趋势?市场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受到债市发展提速及市场避险情绪的影响。
在业内人士看来,就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像固定收益类与类保本类产品将会是券商资管的一个新的走向,以后可能会出现更多的类似于这样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