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等待了多日之后,iPad终于登陆香港市场———苹果迷们排着长队,销售人员很快就宣布脱销。iPad登陆香港,也就意味着进军内地已为时不远。对于内地刚刚兴起的平板电脑产业而言,无疑,一场大考即将来临。
高盛刚刚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在iPad平板电脑成功的背后,几家欢喜几家愁。苹果、ARM (iPad芯片提供商)自然是最大赢家,微软、英特尔则是最大输家。对于国内那些紧跟W inTel联盟的PC厂商和新晋厂商来说,面对iPad来袭该如何应对?
iPad进入内地为时不远
7月23日,iPad正式登陆香港市场。这让香港的苹果迷兴奋不已,短短半个小时,所有的零售店都宣布售罄。在同一天,iPad还在新西兰等其他7个国家和地区正式发售。
据了解,在香港上市的iPad包括Wi-Fi和3G两个版本,具有16G、32G和64G三种容量。Wi-Fi版的价格分别是3888港元、4688港元和5488港元。3G版的价格分别是4888港元、5688港元和6488港元。
iPad登陆香港市场,意味着进入内地的时间也就不远。香港发售首日,就有少量的iPad行货已于香港上市后不到4小时内运至深圳。记者在华强北了解到,在香港市场售价为4688港元(约合人民币4084元)的32GB Wi-Fi版iPad,在深圳售价约为5900元。
目前内地市场仅有iPad的网络代购和水货产品。消息透露,由于iPad在内地报批时被划分为“移动终端”而非笔记本电脑,国内相关部门要求所有具备Wi-Fi功能的手机都需符合W API标准,这也成了苹果进入内地市场的一个门槛。不过,由于中移动等运营商在积极谋划代理iPad,业内人士预计,四季度就能进入内地市场。
WINTEL系PC阵营面临大考
平板电脑将逐渐吞噬上网本和低价笔记本的市场,WINTEL架构下的传统PC阵营面临大考。售价仅五百多美金的iPad上市打乱了一线PC品牌的产品规划,不得不推迟发布能与iPad抗衡的产品。PC阵营里除了汉王、华硕等个别厂商坚持采用WINDOWS+Intel架构外,A RM架构加上Android系统成了平板厂商主流选择。
惠普早在年初就准备发布的平板电脑Slate,在iPad发布后措手不及,一再推迟发布日期。微软放弃了另一款iPad杀手Courier。调研机构数据也显示,那些曾利用上网本大获全胜的宏碁等台系品牌的发货量增长也受影响。戴尔推出的Streak运行Google Android操作系统,采用高通ARM架构处理器,也未采用Windows操作系统和英特尔芯片。戴尔无法靠价格取胜苹果,只能打功能牌,定位为打电话的平板。
高盛报告称,iPad来袭后,苹果、ARM是最大赢家,微软、英特尔则是最大输家。2010年平板电脑销量将达到1600万部,而明年将达到3500万部,平板电脑销量将于2011年影响到笔记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