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 target='_blank' >银监会日前发布的三季度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及银行业运行报告显示,商业银行运行平稳,资产负债规模继续增长,贷款增长加快,但存款波动性较大;经营利润继续增长,但利润增速放缓;流动性水平比较充裕;资本充足率稳步上升;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但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双双上升,且未来还有继续上升的压力
资产负债规模继续增长
贷款增长加快截至2012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总资产余额达100.4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0万亿元,同比增长20.5%。
资产组合中,各项贷款余额为50.2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5.7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占资产总额的50.0%;债券投资余额为16.6万亿元,同比增长12.7%,占资产总额的16.5%。
' target='_blank' >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央行报告”)则显示: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为65.5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比6月末高0.5个' target='_blank' >百分点,比年初增加7.3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
9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61.5万亿元,同比增长16.3%,为2011年9月份以来最高,增速比6月末高0.3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6.72万亿元,同比多增1.04万亿元。央行报告就此指出:“贷款已持续5个月同比多增,金融机构信贷投放意愿仍然较强,贷款支持经济发展力度较大。”
各类商业银行中,资产余额同比增长最快的是农村商业银行(增幅57.1%,主要原因是部分农村信用社与农村合作银行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其次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增幅31.9%)和城市商业银行(增幅27.8%)。
从贷款投向看,三季度商业银行公司贷款(含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39.4万亿元,同比增长17.4%。个人贷款(不含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为9.5万亿元,同比增长13.0%。
从行业分布看,三季度新增贷款投向主要集中于三大领域:个人贷款(占比27.4%)、批发和零售业(占比26.8%)及制造业(占比24.4%)。
央行报告还表明,小微企业和“三农”信贷支持保持较强力度。9月末,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和外资银行小微企业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7%,比大型和中型企业贷款增速分别高9.9个和4.0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主要金融机构及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城市信用社、村镇银行、财务公司本外币农村贷款、农业贷款和农户贷款分别增加2.0万亿元、3233亿元和4941亿元,同比分别多增2041亿元、887亿元和111亿元。
信贷结构继续改善,还体现在贷款期限上。根据央行报告,9月末中长期贷款增速为9.7%,为近半年最高;其中,第三季度增量在全部贷款增量中占比达42.1%,比上半年大幅提升9.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2.7个百分点。
10月新增的5052亿元人民币贷款中,新增中长期贷款2836亿元,新增额连续3个月基本持平,占新增贷款总额的比例进一步上升至56%,环比提升10个百分点,已连续4个月提升。其中,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1685亿元,占企业新增贷款总额的47%,金额和占比均已连续3个月回升。
“虽有票据融资压缩导致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上升的影响,但我们认为,实体经济投资需求的回升应是促使贷款结构改善的主因。10月以来,票据贴现的收益率已低于5%。压缩票据贴现、增加中长期贷款,可以改善银行的贷款收益率,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howImage('stock','1_600999',this,event,'1770') 招商证券(' 600999,' 股吧)分析师' target='_blank' >罗毅认为,四季度中长期贷款占比或保持稳中有升。
今年前10个月累计新增人民币贷款7.22万亿元。罗毅认为,全年新增贷款将达到8.2万亿元左右。
存款波动较大银监会报告显示,商业银行负债结构保持稳定。2012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负债规模达93.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1.1万亿元,同比增长20.3%。其中,各项存款余额为76.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3万亿元,同比增长16.8%,占总负债的比重为81.9%。
央行报告则显示,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92.6万亿元,同比增长14.3%,增速比6月末高1.1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9.9万亿元,同比多增1.7万亿元。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为90.0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比6月末高1.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9.0万亿元,同比多增9243亿元。
央行报告指出,受业绩考核、信息披露等因素影响,存款持续出现季末大幅冲高、季初明显回落现象,3月份、6月份和9月份新增存款分别达到3.0万亿元、2.9万亿元和1.7万亿元,而2012年以来季初存款则均为下降态势,1月份、4月份和7月份分别减少8000亿元、4656亿元和5006亿元。
10月,人民币存款减少2799亿元。瑞银证券分析师孙旭对此指出,存款季节性流出的幅度较此前已有减弱。“随着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其发行速度放缓对存款季节性波动影响将继续减弱。”孙旭表示。
从人民币存款部门分布看,住户存款增速逐步提升,非金融企业存款稳步增长。9月末,金融机构住户存款余额为39.8万亿元,同比增长18.1%,增速比6月末和3月末分别高0.9个和2.0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人民币存款余额为31.4万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比6月末和3月末分别高2.2个和1.7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1.4万亿元,同比多增955亿元。9月末,财政存款余额为3.3万亿元,比年初增加6296亿元,同比少增5341亿元。
' howImage('stock','1_600030',this,event,'1770') 中信证券(' 600030,' 股吧)报告指出,三季度存款还继续呈现出定期化趋势,定期存款占企业和个人存款的比例上升至61.1%。“三季度经济活动减弱,货币交易性与投资需求下降,使得定存吸引力持续上升。”该报告称。
经营利润增速放缓
2012年三季度,商业银行合计实现净利润319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85亿元,同比增长13.7%,环比下降4.8%。前三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981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37亿元,同比增长20.0%,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15个百分点。前三季度,商业银行平均资产利润率为1.4%,与去年同期持平;平均资本利润率为21.5%,同比下降0.58个百分点。
就上市银行前三季度的表现而言: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8131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较上半年的18%下降0.8个百分点。第三季度,上市银行实现净利润2676.6亿元,环比下降1.9%;资产利润率为1.1%;权益回报率为22%。
中信证券报告指出,银行业三季度盈利能力环比下降主要源于手续费收入疲弱和费用计提力度加大,息差和拨备则对业绩有轻微的正面贡献。
三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为2.77%,环比上升0.04个百分点,中信证券报告称其有两个主要原因:权重较大的五大行资产端重定价期限较长,降息短期内的影响偏正面;三季度生息资产规模增速放缓,大多数银行对同业业务进行适度压缩,高息资产日均余额占比略有提升。孙旭认为,明年第一、二季度有望成为商业银行整体净息差的阶段性底部。
三季度商业银行合计实现净利息收入6480亿元(含债券利息收入156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01亿元,同比增长18.3%。银监会报告指出,净利息收入的上升主要受生息资产增长的推动。' howImage('stock','1_600109',this,event,'1770') 国金证券(' 600109,' 股吧)分析师' target='_blank' >陈建刚指出,前三季度,在上市银行中,大型银行净利润增长14.1%,股份制银行净利润增长24.9%,城商行净利润增长28.4%,而生息资产分别为大型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贡献了12.7%、26.2%及31.7%的同比增速,为所有上市银行贡献了16.8%的同比增速。
2012年三季度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1345亿元,同比增长6.2%;上市银行非利息收入同比增长7%,环比下降1%。中信证券报告指出,这反映出银监会规范治理后,银行业收费力度减弱。在非利息收入中,代理、银行卡、结算等传统业务增速相对稳定,而信用承诺、理财、顾问和咨询等与资本市场相关度较高的创新业务增长放缓,其中,顾问和咨询业务仍然负增长。
中信证券报告预计,基于三个原因,银行业非息收入增速将持续向常态回归:由于基数效应,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较高的银行增速将放缓;银监会治理工作系统性地降低了收费业务的占比;与资本市场相关度较高的中间业务领域仍存在较大空间,但波动剧烈。
三季度,商业银行营业支出3061亿元,同比增加542亿元,增幅为21.5%。前三季度,商业银行成本收入比为30.5%,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上市银行成本收入比为29.05%,同比下降0.40个百分点,虽然仍在下降,但下降幅度大幅缩小。
资本充足率稳步上升
2012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为13.0%,比上季末上升0.12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71个百分点;加权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为10.6%,比上季末上升0.17个百分点,同比上升0.47个百分点。
中信证券报告指出,三季度商业银行资本补充主要体现为利润留存对核心资本的补充,附属资本增长明显减速(三季度环比增长107亿元,二季度环比增长927亿元),这与次级债几无发行有关。“自2013年起,新资本协议将对通过新发行次级债补充资本有更加严格的要求必须含有减记或转股条款。因此,商业银行可能在2012年末集中发行一批次级债,以实现附属资本的便捷补充。”该报告称。
中行、建行日前相继发布公告称,已获得银监会和央行许可,将分别发行不超过230亿元和400亿元次级债。
近日,' 美国监管机构宣布无限期推迟《巴塞尔III协议》的生效日期。在国内,也有人呼吁放松对银行业的资本监管要求。罗毅就表示:“在提倡逆周期监管的理念之下,在经济增速和银行盈利逐步回落之际,应该放松对银行业的资本监管要求。否则,资本充足率要求的提升将束缚银行的信贷资产扩张能力,削弱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当前,全球经济增长依然较为低迷,银行资本补充渠道受阻,放松银行业资本监管要求成为境外监管机构的一致取向。”罗毅指出,除了美国之外,' 希腊央行放弃2012年9月30日生效的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要求,转而采用8%的总资本充足率标准,直到资本重组完成;香港要求6%的一级资本比率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逐步提高,总资本比率不低于8%,于2013年1月1日起实施。
另外,有消息称,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和招行正在接受银监会复评正式实施资本计量高级方法的准备情况。罗毅表示,由于高级计量方法能够较大幅度提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虽然在过渡期可能由新旧方法并行计算,但从长期来看,新的计量方法带来的资本充足率提升是对监管要求的“另类放松”。以工行为例,经过测算,如果信用风险采用内评法,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仍采用标准法,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将分别提升1.43个和0.93个百分点。
流动性水平比较充裕
三季度,商业银行流动性总体保持平稳,但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略有收紧。
三季度末,商业银行流动性比例为45.2%,较上季末下降1.5个百分点,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
三季度末,商业银行存贷款比例为65.3%,比上季末上升0.9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0.05个百分点。从日均指标来看,三季度商业银行日均存贷款比例为66.8%,高于期末存贷比1.5个百分点,差异幅度较上季缩小0.7个百分点。10月末,银行业存贷比上升至69.1%。
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人民币超额备付率为2.66%,较去年同期及年末分别下降0.47个和0.44个百分点。其中,大型商业银行超额备付率为2.30%,比上季度末下降0.12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超额备付率为2.78%,比上季度末上升0.12个百分点;城市商业银行超额备付率为4.01%,比上季度末下降0.46个百分点。
下半年以来,银行间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有所上升,9月份达到2.93%,较二季度末上升0.21个百分点。
资产质量总体保持稳定
2012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788亿元,比上季度末增加224亿元,环比增长4.9%,比上年末增加506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5%,比上季度末增加0.01个百分点,比上年末下降0.01个百分点。其中,可疑类贷款增长较多,余额环比增长7.2%,次级类和损失类贷款余额分别环比增长3.5%和2.2%。
孙旭认为,现阶段,商业银行不良率没有完全反映前期逾期贷款的大幅增长和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四季度不良贷款仍有上升的压力。
就上市银行而言,三季度末,不良贷款余额较二季度增加100.9亿元,环比增长2.7%,增速比二季度快0.88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为0.91%,较二季度下降0.01个百分点。
“除了' howImage('stock','1_601288',this,event,'1770') 农业银行(' 601288,' 股吧)前三季度继续减少,' howImage('stock','1_601398',this,event,'1770') 工商银行(' 601398,' 股吧)和农业银行第三季度末的水平比中期水平环比减少之外,其余所有上市银行前三季度末的不良贷款余额不论与年初水平相比还是与中期水平相比,都继续出现增加。”' howImage('stock','2_000686',this,event,'1770') 东北证券(' 000686,' 股吧)分析师唐亚韫预计,2012年全年,上市银行整体的不良贷款可能都将呈环比上升之势。
中信证券报告指出,多种迹象表明,上市银行资产质量的系统性压力犹存。
部分行业不良贷款暴露呈现加速势头。不良贷款集中的行业正从船舶、光伏、钢铁等行业向其他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扩散。其中,批发零售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关注类贷款余额同比增长超过20%;有色金属行业不良率和逾期率双双上升;部分地区钢贸行业不良贷款和关注类贷款的比重已超过10%。
区域性风险持续释放。出口企业较为密集、民间借贷较为活跃的东部沿海地区信用风险仍在显现,并有向其他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扩散的苗头。其中,9月末,温州地区不良贷款率达到3.27%,环比提升0.57个百分点。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有关人士曾预测,温州市银行业不良率可能会在年内达到4%左右。
不良贷款向下迁徙较多。上市银行中期数据显示,按五级分类的各类贷款呈现均匀的向下迁徙状态,关注类贷款向下迁徙率达到3.75%,同比提升65%。三季度,逾期类贷款继续增加。中信证券报告指出,关注类贷款账面风险与实际风险存在偏差,信贷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被低估。
三季度,上市银行信用成本为0.6%,环比下降0.05个百分点,对利润形成反哺。未来,银行业面临不良贷款增加与信用成本下降之间的矛盾,需要在审慎经营与盈利增长间权衡。
“当前,经济下行和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是左右银行资产质量的主要因素。银行贷款资产质量问题仍然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该地区银行资产质量预计将随着出口形势改善和经济企稳而逐步改善。”孙旭表示。
中信证券报告预计,四季度上市银行不良贷款率将环比上升0.01—0.02个百分点。
根据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研发中心上个月发布的调查报告,大部分商业银行受访者认为,全年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会“小幅双升”。在不良贷款余额方面,有57.69%的商业银行受访者认为,2012年不良贷款余额会增长10%以内,有26.92%的受访者认为会增长10%—20%,有5.77%的受访者认为会增长20%以上,不到10%的受访者认为,不良贷款余额会下降。在不良贷款率方面,82.69%的商业银行受访者认为,2012年不良贷款率将达到1%—2%,有13.46%的受访者认为,将达到2%—3%,没有人认为不良贷款率将高于3%,只有3.85%的受访者认为,将低于2011年的水平,即低于1%。
在其他类受访者中,81%的受访中介机构认为2012年不良贷款率将会稳定在2%以下。资产管理公司比较悲观,有38.8%的受访资产管理公司表示不良贷款率将达到2%以上。
总体上,到2012年底,69.4%的受访者认为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将达到1%—2%,20.6%的受访者认为其将达到2%—3%,5.3%的受访者认为其将达到3%—4%,3.8%的受访者认为将达到1%以下,只有1%的受访者认为将达到4%以上。
此外,商业银行准备金水平继续稳步提升。2012年三季度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为1.3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973亿元;拨备覆盖率达到290.0%,比上年末提高11.8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2.76%,比上年末提高0.09个百分点。三季度末,上市银行拨备覆盖率达288.2%,环比提高3.5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达2.63%,环比提高0.0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