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财金专讯 ' howImage('stock','1_601988',this,event,'1770') 中国银行(' 601988,' 股吧)业面临着传统业务的转型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外资银行在本土化过程中逐渐被投资者熟知,并将逐渐显现优势。
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可以选择本身比较了解或者理解的理财产品,尽量回避自己不能够理解或者不懂的、高杠杆或者结构化的产品。
外资银行优势凸显
一方面,外资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范围和地域更为宽广,风险更加分散,基本不受国内经济影响。外资银行之所有具有更加宽广的投资范围和地域,取决于自身主要开发的产品类型结构性产品和QDII产品。结构性产品是外资银行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理财产品之一,能够为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产分散风险,获得在单一国内市场不能得到的海外投资机会。
另一方面,外资银行理财具有发展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优势,能在国内市场利率下滑的情况下为投资者博得高收益。“外资银行可开发的挂钩品种较多,全球范围内的利率、汇率、包括黄金在内的贵金属以及股票 等都可以成为挂钩对象。”西南财经大学' 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魏可表示。
投资者应谨慎选择
外资银行的理财产品比较复杂,出现一些比如杠杆类的、结构化的' 期货性衍生产品,这块理财的风险更高些,对于投资者识别风险的能力、知识储备的要求更高,这使投资者承受风险的能力也应更高。
另外,国内投资者对专业知识的缺乏,在外资银行理财过程中,处于信息不对称的位置,大多数投资者处于信息、知识的相对弱势位置。对此专家提醒,投资者要理性思考,是否能够充分把握影响这些资产背后的因素是什么。如果不能,这种高收益就无法确定,投资者无法了解多大的概率能够获得这样的预期收益。
对于应如何保障自身利益,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可以选择本身比较了解或者理解的理财产品。“这需要投资者仔细地去读合同,需要借助专业机构或者专业人士的帮助做一些判断,最好是找独立的第三方做一些咨询。大额的、高端的理财一定要慎重。”魏可表示。 (金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