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银行理财篇
尽管2012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比2011年出现了一定的下降,但仍然是普通老百姓最热衷的理财方式。2013年在资金面仍保持宽松的情况下,收益水平可能进一步降低,而长期电子国债等高息品种的优势会越来越明显。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将微降回顾2012年的银行理财产品市场,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较2011年有显著的下滑,这一点在下半年表现得尤为突出。主要的原因是,' target='_blank' >央行的降息和在公开市场逆回购,资金的供应量增大,市场利率水平下降,作为利率市场化的试验田,银行理财产品也充分体现出收益的市场化特征。
然而,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不降反升,在今年前10个月,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就超过2011年。其中的原因也不难理解,证券市场哀鸿遍野,黄金、外汇等普遍未曾出现大规模的投资机会,风险低、收益稳健的银行理财产品当仁不让地成为了投资者的首选。
在即将到来的2013年,银行理财产品仍有很高的市场价值和影响力,仍将在理财投资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而和2012年相比,未来一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还将微降。与前两年相比, CPI 涨幅已经控制在很低的范围内,经济增长、经济转型是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与之相应的是,货币政策也将顺应这一主基调。尽管在2012年央行没有继续使用降息的方式,而是使用了大量的公开市场操作,但起到的作用是一致的:增加资金供应量、降低市场利率水平。从目前来看,未来这一趋势还将继续,理财产品的整体收益水平不会发生趋势性变化。
另外一点是,其他市场的创新对提升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也有一定的作用。
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地位越来越强大,加上银行先天的网络优势,银行理财产品及银行在产品销售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和风险也开始暴露在投资者的面前。
投资者有必要分清,对于银行自有产品和银行代销产品,银行所分别承担的不同责任与义务,切勿对“银行”这两个字过度迷信。
长期电子国债具有投资价值正是对于未来货币政策的预期,一些投资者希望通过长期限的产品达到锁定利率的作用。不过,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期限一般设置在一年以内,低风险的产品中期限较长的主要有定期储蓄和电子国债两种选择。
如果我们将定期储蓄和电子国债进行比较,可以看到的是,电子国债更加具有优势,也更适合作为锁定利率的投资对象。
对于低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来说,能够获得5.32%的长期年化收益率可以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从这个角度上说,电子国债具有投资价值。
因此,如果下一期电子国债的收益率在5%左右,投资者不妨进行关注。不过由于电子国债的额度较小,投资者不妨及早进行筹划和准备,一些银行对部分网银客户已经开通了电子国债的认购功能,可提前向银行了解、确认投资信息。
消费篇
合理控制成本享受生活品质
高效理财离不开理性消费。在CPI不断攀升的大背景下,合理控制生活成本,享受高性价比的生活乐趣是2013年提倡的消费旋律。
在 CPI 节节攀升的大背景下,合理调控生活成本成为了消费理财的重要部分。想要在现有的经济条件下进一步提高生活的性价比,就需要树立起更为积极、更具效益的消费理念,包括在电商大战的迷雾中清醒比价,跟着低汇率和廉价航空实惠出行,又或是结合政策与自身需求购买“绿色”商品。事实上,只要事先理性规划,“调控”得宜,我们就能在不失品质与乐趣的基础上优化自己的生活。
把握时机“廉价”出行从2012年全年的汇率走势来看,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走势依旧呈现单边下跌的态势,港元初次“破8”,欧元兑人民币汇率也在10年间首次进入“7时代”。受此影响,今年欧美出境游市场异常火爆,中国出境游客数量在过去一年中不断攀升。出于欧债危机与' target='_blank' >奥巴马成功连任的影响,业内人士普遍预测' 美国长久宽松的货币政策预期将在明年进一步增强,2013年人民币的长期升值压力依旧明显。如果单纯从旅游消费的角度而言,新一年把握汇率优势出境旅游,或前往' 法国购买奢侈品、赴香港选购金饰等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对于消费者而言,国内廉价航空快速发展的趋势无疑将为今后的旅游出行创造越来越多的实惠之选。此外,大部分廉价航空公司还会在新一年的新航季举行力度较大的促销。
持续关注“绿色补贴”财政补贴是政府刺激消费的重要手段,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能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同时享受到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也就意味着减少了自身的消费开支。
由于今年楼市持续低迷,各大家电厂商为刺激消费而给出商品定价普遍处于或接近低点,如从长期能耗及环保的角度考虑,有家电置换需求的家庭可以把握2013年上半年的新春折扣季完成补贴时限内的家电添置计划。
汽车消费方面,业内专家普遍预测,2013年的政策补贴及车牌配额将进一步向节能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倾斜。而随着' 丰田、' 大众、' 奔驰、通用、' 宝马等各大主流品牌对于各自环保车型的研发突破,2013年可供消费者选择的“绿色节能车型”也将日趋丰富,有购车计划的家庭不妨暂时观望,保持对相关政策消息的持续关注。
“网购”消费理性比价根据国家' target='_blank' >统计局今年公布的消费物价指数,2012年我国CPI同比2.7%的平均涨幅相较去年全年5.4%的增幅而言出现了明显回落,但受到欧美继续推行量化宽松政策以及资源性产品服务价格走高等多因素影响,业内专家普遍预测2013年的物价将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对于消费者而言,想要在今后的电商大战中真正获得实惠也不仅仅只是趁着活动盲目下单那么简单,有意识地通过“一淘”、“我查查”等新一代第三方比价网站、软件,进行理性选购也应该成为消费者网购的新习惯。
此外,在网络消费过程中学会借助国际电商平台进行“海淘”,通过值得信赖的返利网站获得“折扣”也都是未来值得借鉴的消费策略。
股市篇
大行情难再现局部机会犹存
中国股市在连续多年熊冠全球之后,在股民对A股从盼望到失望再到绝望之后,2013年的股市是否会出现曙光?纵然大家不奢望牛市的出现,但反弹行情是否存在?如果存在,投资者应该如何操作?该进取一些,还是该继续保守一些?又有哪些股票 可能在2013年给投资者带来较好的回报?对于A股,投资者的问题是一串串,犹如近几年A股的下跌般绵延不断,然而A股的问题是系统性的,非一朝一夕、一招一式能解决的。因此,总体来说, A股在2013年不会有牛 市出现,但相对2000点左右而言,股市的安全性较高,局部机会纷呈。
牛市会不会出现牛熊交替是任何一个资本市场都逃脱不了的宿命。然而,近年来A股的走势据说是世界百年股市历史解释不了的:全球金融危机起源不在中国,中国经济也不是重灾区,但中国的股市却是连续熊冠全球数年。
那么,中国股市跌跌不休的症结在哪里?当然,股市下跌的原因种种,但市场公认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IPO的超高速发行,尽管管理层屡屡否认,不过,事实胜于雄辨。
公开资料显示,目前排队在会审核企业共有780余家,加上即将申报的,排队发行的企业共有800余家,其中过会待发的企业便达40余家,仅这40余家待核准企业的融资总额便近300亿元。这越积越多的 IPO 犹如洪水猛兽压境,成了投资者的心头之患。
就目前而言,新股实际暂时停发,但“新股如何发”的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妥善解决,A股在2013年仍不会有春天;如果有妥善的办法,那么A股才能迎来真正的春天。
机会在哪里虽然2013年的股市能否有真正意义上的牛市目前尚无定论,但从目前状况推论,未来 IPO 制度改革是否能有效解决“堰塞湖”问题,是否能切实有利于市场还需要时间和实践的检验。但从2000点左右的点位来看,即使2013年没有牛市,局部机会还是存在的。
那么,局部机会最有可能在哪里?医药保健股消息称,国家' target='_blank' >药监局、国家' target='_blank' >发改委、' target='_blank' >工信部、' target='_blank' >卫生部四部委即将发布《关于加快实施新修订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促进医药产业升级有关问题的通知》,
可以从中看出,医药产业升级乃是今后发展的一个重点。
有业绩支撑的二、三线蓝筹股蓝筹股在2013年能否有所起色?从目前及2013年的资金面看,资金宽松的可能性较小。因此,2013年一线大盘蓝筹股从估值而言可以投资,但是上涨幅度不会太大,投资收益率在5%-10%即可考虑见好就收。相对而言,二、三线蓝筹股中就有“藏龙卧虎”者,选择一些连续3年盈利、市盈率不超过30倍、近几年涨幅不大的股票 作为备选,逢低坚定投资必定会有较好的收获。
低价主板中小盘股 A股跌跌不休, 除了跌还是跌,一些股票 从几十元跌到四五元,甚至二三元,尤其是主板的中小盘股,相当部分业绩还不错,这些低价股可以选来作为PE投资。
见机行事目前判断2013年的股市会如何,总体而言为时过早。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股市人为因素太明显,政策变化也太频繁,但不管怎么说,目前2000点左右的位置,投资股市的风险在过去5年中算是相对低的。
既然市场不确定因素太多,因此见机行事,见好就收,宁可错过也不可套牢,应是2013年投资A股的战略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