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河网讯(记者王书栋)1月14日9时,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副巡视员,河南省新蔡县孙召镇大吴庄村第一书记吴树兰做客大河网。她说,带领农村脱贫致富的关键是要牵好“牛鼻子”,而抓好农村发展项目、招商引资、全民创业和调动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先锋作用就是平原农村经济发展的“牛鼻子”。
吴树兰说,一个支部书记,要想带领1778名穷困农民脱贫致富,一定要调动一切积极性,争取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能源,抓住每一个发展机会,抓好“牛鼻子”。
对此,吴树兰经过调研制定《村三年奋斗规划》,提出一个目标:三年内实现全村人均年收入翻一番,由2009年的2642元达到5284元;推动目标前进的四个“轮子”是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劳务输出、解决“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等民生问题。
“一个党支部书记队伍带得好不好,关键是看支部书记能否团结班子,带好队伍。”吴树兰到村后,登门拜访28名党员,听取党员们对村庄发展的意见;建立村“两委”干部责任明白卡,明确分工;建立村“两委”班子工作记录簿;支部书记每月月底召开一次“两委”会,每个班子成员都要向村“两委”汇报本月工作情况,使村里工作规范化。
在吴树兰的带领下,大吴庄村“两委”班子由原来的致富无门路的涣散状态,变为齐心协力干实事、共同致富谋发展的全县优秀党支部。大吴庄村提出,力争三年内党员由现在的28人发展到40人以上,党员致富项目达到10个,党支部成为县级以上先进党支部。
村集体没有一分钱收入,吴树兰就带头向村里捐了1万块钱为启动资金,并动员亲属为村里捐钱,帮10户贫困户购买46头肥牛,借款和自己垫付50万元,帮农民种植300亩大蒜,每亩增收1500元,实施硬化村庄主干道、公开招聘医生,建卫生室,投资5万多元为216名学生添置新桌凳等民生项目。
“办个奶牛场,牛奶挣的钱不用说,牛粪再投进沼气池,还可以发酵成沼气,做饭、烧水、照明都能用。” 吴树兰觉得,在大吴庄建个奶牛场,能够盘活一个产业链。
吴树兰利用本单位优势,向有关部门、企业跑资金找项目。吴树兰十多次登门拜访企业老板,用为群众办实事的真诚打动对方,引来1000万元投资,建起高标准奶牛养殖小区。2011年9月,为让奶农尽早入驻场内,她帮助农民运牛、准备饲料,4天4夜没合眼,一度因疲劳过度晕倒在牛场。如今,奶牛存栏1060头,年收入780万元。村庄还开展生态循环高效农业示范模式,将小麦、玉米秸秆用作奶牛饲料,每亩地秸秆近200元,全村人均增收1600元。
吴树兰说,自己是学畜牧专业的,知道牵牛要牵“牛鼻子”的道理,带领乡村致富就要抓好项目,办好企业。而对自己来说,在这剩下一年多的时间,踏踏实实,努力工作,一定实现制定的“三年目标”,给大吴庄全体村民一份满意的答卷。 她今天还说,等她走后,要有一个坚强的班子,目前已经开始选拨。
大河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