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继戴尔、仁宝、富士康之后,又一个重量级企业落户成都——联想。
昨日,联想集团与成都市政府举行签约仪式,宣布在成都设立联想(西部)产业基地。据协议,联想将在成都建设包括生产、研发、销售运营三合一的联想(西部)产业基地,产品将首供西部市场,未来可能逐渐成为一个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基地。
初期投资超1亿美元签约仪式上,联想集团带来了强大阵容:联想控股董事长兼总裁、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联想集团CEO杨元庆,以及联想集团副总裁陈旭东、杜建华。此外,联想控股(联想集团的母公司)、弘毅投资(联想控股旗下子公司)、融科智地房产股份有限公司(联想控股旗下子公司)也均有高管亮相。
柳传志介绍,此次联想投资建设的联想(西部)产业基地将集合生产、研发和销售运营三大职能,初期共同投资超过1亿美元,有望于2011年年底前投产运行。
生产方面,首先是分体台式机和一体台式机,未来会逐步扩展到笔记本、服务器以及移动互联产品。
杨元庆透露,西部中心的研发方向除了PC,面向移动互联的产品将是一个重要的方向,“联想的平板电脑正在积极开发中,不久将在中国市场亮相。未来的西部研发中心将帮助我们把握移动互联领域的增长机会。”
选择成都能覆盖全西部
为什么联想新基地选择成都?“成都是西部的中心,既能覆盖整个西部的大市场,又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杨元庆说,成都的交通、物流等条件非常理想,同时又有IT人才资源,“成都是全国三大电子信息产业中心之一。”“联想集团上个财年销量是2700万台,这个财年是3700万台,销量净增1000万台,其中中国市场增长了400万台,大概250万台都在西部。”杨元庆说,选择成都是让联想在全国、全球的产业布局更均衡。
此外,四川省政府、成都市政府的热情,以及高效率的务实工作和优惠政策也吸引了联想。
杨元庆介绍说,该基地预计每年产能在1000万台以上,带动50亿美元的市场,将拥有3000人以上的员工。其产能将首先供应中国西部市场,未来可能逐渐成为一个覆盖全国乃至全球的基地。
联想带来一条产业链
“如果只是联想来成都投资肯定不是最优的,最优的组合应该是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共同在这儿投资,形成一个产业链。”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乔松表示,联想(西部)产业基地的另一大的策略就是带动上下游的合作伙伴,促进最优合作,助力成都构建更加完整的IT产业链。
乔松称,成都在IT产业上拥有良好的' 科技实力和人才基础,在联想的带动下,全球领先的机箱、显示器等零件供应商也将在成都投资建设。
目前,仁宝电脑已经落户成都,这都是与联想共同工作的组成部分。未来,联想和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投资成都,将进一步释放成都的“IT基因”,形成一个近距离的配套产业链,真正地做到成本最优。
人物素描
签约仪式上,柳传志就站在杨元庆身后,微笑鼓掌。这犹如外界对他和杨元庆关系的看法——“教父”与“少帅”的组合。
柳传志:我在茶店子工作过一年
“就是一个和善的老爷爷啊。”当柳传志站在话筒前微笑时,有位年轻记者感慨道。
与他慈爱的外表一样,致辞也是从感性说起。
“我是1966年大学毕业,时值文化革命,67年12月分配到成都的国防科委10院,就在成都茶店子工作,工作了一年就送达广东。”柳传志的致辞以自我回顾开头,颇为感性:“那时茶店子还是一片荒凉。”
柳传志说,97年至今,他先后4次到成都,最近一次是今年4月。他说:“以前四川的环境和老百姓的生活是几十年一贯之,或说上百年一贯之,近些年来四川好像是装上了快速增长的引擎,在西部大开发当中担当先锋。”
讲话中,柳传志主动提及联想集团曾受挫:“金融危机来临时,联想集团曾受重挫。”“但是由于果断调整不仅一举扭亏为盈,而且已经取得了连续5个季度大幅度领先全国同行的高速增长。”他语气不容置疑地说:“我们相信这一增长势头还将继续。”
杨元庆:让记者再问两个问题吧
46岁的杨元庆,身材挺拔,知识分子的气质。昨日的现场,相比柳传志,他笑得较少,也较为含蓄。但每次记者提问时,他都聆听得很专注。“我稍微补充下。”其他人回答问题后,有几次他都补充回答,简明扼要,多余的话也没有。
主持人喊停后,杨元庆主动提出:“再让记者提两个问题吧。”
提问结束后,有记者表示:“怎么问,他回答都在框框里,很完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