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网络乱世 谁来捍卫我们的隐私权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随着腾讯和360之间的战斗不断升级,有关用户隐私与安全的问题也引发众多网民的关注和议论。对此,专家呼吁,应尽快立法,通过建立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来制约互联网企业 要解决网民隐私保护问题,一方面,必须推动相关政府部门尽快出台有关隐私保护的,利用法律的手段加强对于互联网用户的隐私权的保护,但另一方面,行业内公司之间的相互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今年9月以来,数亿用户的电脑桌面俨然成了腾讯与360硝烟弥漫的战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随着腾讯和360之间的战斗不断升级,有关' 互联网用户隐私与安全的问题也引发众多网民的关注和议论。对此,专家呼吁,应尽快立法,通过建立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来制约互联网企业

要解决网民隐私保护问题,一方面,必须推动相关政府部门尽快出台有关隐私保护的' 法律,利用法律的手段加强对于互联网用户的隐私权的保护,但另一方面,行业内公司之间的相互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今年9月以来,数亿用户的电脑桌面俨然成了腾讯与360硝烟弥漫的战场。从口诛笔伐,到弹窗大战,日前这场战争又开始全面升级。据有关媒体报道,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腾讯公司诉360涉嫌不正当竞争案。

据了解,腾讯公司一举把北京奇虎' 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北京三际无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腾讯在起诉书中称,今年9月27日,360隐私保护器监测了腾讯QQ聊天软件的运行,并利用虚假宣传手段,误导和欺骗用户,诬蔑腾讯QQ窥视用户的隐私,给原告及原告的产品和服务的声誉造成极大损害。同时,腾讯指责360通过官方' 博客、官方论坛、制作专题等方式,称“QQ窥探用户隐私已久”、“QQ侵犯用户隐私”、“QQ承认窥探隐私”、“QQ正偷窥您的隐私”、“请慎重选择QQ”诋毁腾讯。

腾讯要求上述3公司连续3个月在www.360.cn网站首页显著位置、新浪网、搜狐网和网易等网站首页显著位置,在《法制日报》和《中国知识产权报》等报纸第一版显著位置就其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道歉,消除影响;要求上述3公司连带赔偿腾讯400万元,并承担该案的诉讼费用。

然而,对于广大用户来说,企业纷争并非他们关心的重点,而自己的隐私究竟有没有被偷窥才是他们最大的担忧。透过这场利益之争,互联网的隐私保护被推上了台面,不少人认为,腾讯与360的此番争斗打开了网络隐私的潘多拉魔盒。

腾讯和360之间的战斗不断升级,中国网民已不能置身事外,隐私这个敏感的话题,如今引发众多网民的议论。日前,在博客中国举办的一期博客茶馆活动中,来自' 业界的学者、资深博客以及法律方面的专家王俊秀、袁萌、段永朝、成晓霞、熊伟等人就互联网用户隐私与用户安全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针对互联网用户隐私与安全的问题,与会专家呼吁应尽快立法,利用法律的手段来保护互联网用户的隐私权。

网络隐私陷入恐慌

事实上,随着互联网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国内外关于网络隐私的报道屡见不鲜。今年7月,拥有5亿注册用户的全球最大社交网站Facebook被爆泄露用户信息。

据国外媒体报道,Facebook超过1亿注册用户的个人详细信息被“泄露”到互联网上,引起了人们对隐私问题的极度担心。这个名单是作为可下载文件发表的,里面包含每一个可搜索到的Facebook用户的个人简介、姓名和URL地址。名单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有1000多名网络用户下载和散发了这个名单。

日前,Facebook自曝的确有应用开发者贩卖用户ID信息,公司对这些开发商给予了6个月内禁止登陆该网站的惩罚。

不仅Facebook卷入“泄露门”,“谷歌街景”也因在加拿大搜集个人信息陷入信任危机。据境外媒体报道,英国信息专员办公室在今年初谷歌承认在街景项目中收集了个人数据之后曾经对数据样本进行过调查。英国信息专员办公室表示,谷歌没有收集重要的个人信息细节。但是,谷歌承认它收集了个人的电子邮件和口令。谷歌高级副总裁在谷歌官方博客中称,在5月份进行的初步调查之后,谷歌“苦闷地”发现有收集个人数据。他说,虽然外部调查明确显示大多数数据是零散的,但在某些情况下,谷歌捕捉到了完整的电子邮件、URL地址和密码。

业内人士指出,在计算机上获取信息有几个层面:一是网上登录信息、用户名和电子邮件;二是上网的踪迹,它可以通过一些软件,比如cookie去跟踪访问踪迹;三是跟个人的身份进行绑定,比如QQ的会员制是和手机号码绑定在一起的。

分析人士指出,互联网上窥探个人隐私的目的主要有三类:一类是监测网民电脑中使用其他客户端软件的情况,主要用于打击竞争对手;第二类是监测用户使用习惯,如利用cookie记录用户的互联网浏览记录,搜索记录等,用于向客户推送广告;第三类是个人隐私,包括个人身份、社会关系、聊天数据、图片、文本、网银信息等;此外,庞大的黑客产业链,每年制造成千上万的木马,让用户的个人信息一览无遗。

法律规范相对滞后

会上,北京华一律师事务所律师夏楠还就隐私的特征做了阐述,他认为,隐私有四个特征:一是具有主体识别性,能识别用户的主体身份;二是主体的身体特征;三是主体的行为轨迹。也就是说用户在网络上的活动轨迹,浏览过哪些网页,看过那些文件夹等等:四是情感身份信息,比如说写的一封情书放在电脑里面,而被一些软件扫描到了,这些信息在数据安全领域被视作隐私。以上的特征构成了用户的基本隐私。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成晓霞表示,要解决中国互联网用户隐私权的问题,必须推动相关政府部门尽快出台有关隐私保护的法律,利用法律的手段加强对于互联网用户的隐私权的保护。

法律人士指出,只有在两种情况下,公民的个人隐私才能合法外泄:一为司法或行政部门依法履行职能,二为用户通过契约主动放弃隐私权。

据了解,目前我国关于互联网管理相关的法规包括《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等。有关专家表示,国家层面对于网络隐私保护存在缺失。当前对于隐私权的保护并无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只是在最高人民法院的' 司法解释中作为名誉权的一种,希望能有正式的界定。

' 公益律师联盟首席律师姚克枫表示,在互联网上有效保护个人隐私权,首先要大力推进相关' 法律法规的完善,这方面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尚有一定的距离。

在国外,已经有相关保护个人隐私权的法律,如美国和欧盟不仅建立了互有差异的法律体系,而且在电子商务上所涉及的个人信息使用上,达成了《美国—欧盟信息安全港》协议,这也是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较为完善的跨区域隐私权保护法规。

有关专家认为,应该建立有效的约束和监督机制来制约互联网企业。要解决网民隐私保护问题,一方面要推动现有法律法规的完善,但另一方面,行业内公司之间的相互监督也是非常重要的途径。

搜狐CEO张朝阳在' 微博中表示,在没有有效司法约束的中国互联网丛林,需要一种像自然界所存在的制衡力量,来把垄断公司作恶的行为限制在一定的可以忍受的范围。360对腾讯的检测就是这样一种制衡。经济学家马光远在专栏文章中也表示,不怕360和腾讯吵架,怕的是经常一起喝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全球最大WiMax运营商Clearwire拟裁员15%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