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外界一直传360将推出IM,昨日,马化腾与' 周鸿祎也分别接受采访,谈到了对im的看法。
马化腾:“我们看到了一些各种截图,内部也有一些情况了解,也听说他们(360)一直在开发,而且他们还在与一些我们过去打过的外挂厂商接触,招兵买马。甚至在跟王志东的lavalava(另一款即时通讯工具)谈收购等等。”
周鸿祎回应到:“收购lavalava是假的。网上关于360IM的截图都是假的。我再次澄清,360绝对不会推IM,除非我们有了新的想法。”
在这场纠结不清的战斗中,我们回顾下中国市场中出现的IM产品:
艾瑞iUserTracker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9月,QQ在中国互联网IM市场中依旧独领风骚,抢占了73.6%的市场份额。随电子商务的发展,阿里旺旺份额已增至11.1%,但与QQ仍不是一个量级的。下图是艾瑞对2010年9月中国IM市场最新统计结果:
目前,国内的IM市场情况如下:
一、QQ
QQ原来叫OICQ,是模仿以色列人开发的聊天工具ICQ基本功能,意思是“Iseekyou”。
1999年,腾讯正式提供互联网的即时通讯服务。目前已拥有6亿活跃用户,占据中国IM市场的绝对大佬地位。因为QQ把握了极大的用户数量,因而有能力将单纯的IM业务延伸至QQ游戏、Qzone、QQ会员、QQ秀、QQ宠物等增值服务领域,不断满足已有IM用户的各类需求,挤压同质竞争者的生存空间。QQ提供的各类增值服务显然是以娱乐为导向,因而QQ的定位主要为' 通信、娱乐。
二、MSN
2004年微软(MSFT,26.85,-1.07%)的MSN进中国,通过Windows捆绑,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用户。在中国,MSN的定位是高端商务和白领用户。2009年,中国' 电信联合MSN共同发布了天翼LIVE,除了IM功能外,增加了音乐、' 视频、资讯等功能。
近年,一直传MSN欲与中国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拓展其IM市场。
三、阿里旺旺
阿里旺旺是将原先的淘宝旺旺与阿里巴巴贸易通整合在一起的IM产品。他的用户群主要是商户,主要面向电子商务领域,为买卖双方提供即时通信服务。随着中国电子商务市场快速发展,阿里旺旺的市场份额也不断提升。据艾瑞统计数据,截止至7月末,阿里旺旺在线人数平均增长率为28.6%,网群数突破80万。电子商务领域IM用户的增长速度已超过QQ。
四、网易泡泡
网易2003年进军IM市场,开发即时通讯软件网易泡泡。网易泡泡通过挂机得金币,免费发短信,一年多时间取得极高的增长,市场占有率也升至当时第二位。但因短信成本限制,网易自05年逐步取消了金币发短信的推广手段后,市场份额极速下滑,产品基本出于放弃状态。
五、新浪UC
早在1999年,新浪曾推出过一款IM工具叫Sinapager,但并没有专注下去。2004年,新浪再次将目光瞄准IM,3600万美元收购IM服务提供商UC。UC创立于2002年,新浪收购时以累计一定的用户数,但就目前来看,新浪UC占据中国IM市场份额仍然微不足道。
今年以来,新浪' 微博进步飞速,外界也谣传新浪UC将于微博整合。而近期的3Q大战,新浪也大力推广其产品。
六、飞信
飞信是中国移动推出的IM通信工具,融合语音、GPRS、短信等多种通信方式,直接以手机号码登陆。飞信用户可以通过飞信免费给移动手机号码发短信,在年轻的学生等群体中取得较大市场份额。也成为中移动定位于下一个增值收入主要来源。飞信实际运营商——' howImage('stock','2_300002',this,event,'1770') 神州泰岳(' 300002,' 股吧)并因此在中国A股创业板上市。
七、Skype
Skype是IM领域的一款国外语音即时通信工具。skype之前的im主要定位文字通信,skype通过独特的语音加密技术,将即时通讯领域推向了语音通话时代。skype并因此推出基于ip通道的电话服务,因其话费较低,在国外取得了极高的市场份额。
在中国,skype通过与tom合作,推出tom-skype,定位于IM和网络电话服务。
移动IM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国移动互联网初露锋芒。据易观国际统计数据来看,2010年第二季度移动IM市场中手机QQ、手机飞信和手机MSN发展速度较快,占据整个中国移动IM市场96.4%的市场份额。QQ占据移动IM领域62.2%的份额,霸主地位也实难撼动。具体如下图所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E-mail: it@staff.hexun.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22号泛利大厦11层
邮编:100020
传真:010-856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