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积丰院士分析,在整个物联网产业链中,传感器等硬件将占8%左右的份额,网络传输、集成和服务占20%-30%,实时监控占20%,增值应用和服务占50%以上。在我国,感知与识别中“精确定位”的问题还没解决,传感器芯片80%都依靠进口;网络传输中异构网络的融合、网络堵塞问题始终存在;处理上异构数据融合、数据密集型计算更是比较薄弱。物联网是跨行业的综合性产业,各自为战、单兵突进根本无法做大,反而造成资源浪费、形成壁垒。因此政府部门应及早制定规划,统一标准,出台政策引导资源合理布局。
如何做?成立产业联盟是好办法。各个产业链环节成立产业联盟,按照先易后难、先小后大、先民生后重大基础设施的顺序做,不能分散。从行业看,交通、医疗、电网是突破口,因为这前两个行业是民生行业,智能电网是国家重大战略基础设施。只有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便利,物联网才能落地。
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标准。物联网的标准是什么?目前恐怕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答案。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说,物联网可分为识别技术、网络发现技术等9大门类,每个技术又都涉及相当多的国际标准组织,包括ISO、ITU、IEEE等等,相关的组织多达几十个。国际' 电信联盟副秘书长赵厚麟表示,目前物联网国际体系尚未形成。我国首先要建立起国内产业的统一标准,而不是企业各自“建标为营”,应从自主标准制定、核心技术研发、产业配套等多个环节加强建设。应该抓住这个“同时起跑”的时机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推动,努力使我国物联网成为国际标准,从而占领全球物联网产业的制高点。
(来源:解放日报)【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E-mail: it@staff.hexun.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朝阳门外大街22号泛利大厦11层
邮编:100020
传真:010-856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