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国人来说,大部分还是愿意相信自己对于未来的判断,哪怕实践证明自己的判断十有八九是错误的,也不愿意把财富交给专业的机构打理。
《中国式理财2013》白皮书披露的调查数据显示,86.8%的民众喜欢自己打理财富。在有合适的理财产品时,做零散投资;没有合适理财产品时,则喜欢把钱存入银行。只有13.2%的民众愿意把资产托付给专业机构或专业投资人士打理。
南京一位接受《金证券》调查的孙女士表示,“很多金融机构的员工推销各种各样理财产品的目的,是为了完成销售任务,并没有真正把客户摆在上帝的位置上。产品是不是适合投资,有多大的风险,他们要么很少考虑,要么不愿意说清楚细节。一旦投资亏了钱,他们几乎不过问。”
部分金融机构人士坦承,在向客户推销产品时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这和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下,机构看重短期逐利、轻视客户回报和长期竞争力培育的导向有很大关系。这恰恰是目前金融机构服务的弊端所在。《金证券》记者还了解到,在监管日益收紧的情况下,许多金融机构的基层客户经理即便对客户进行风险测试,迫于产品销售压力,也仍存在“走过场”、流于形式主义的现象。这无疑为后续可能的纠纷埋下隐患。
有金融业人士表示,专业理财机构的公信力危机从另一个侧面看,恰恰表明市场前景很广阔。金融机构今后的服务更应树立服务、共赢的理念。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