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普降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由于目前过半的银行理财资金都投资于债券和货币市场工具,此轮债券市场监管的升级、对各类交易账户的限制将会持续影响银行理财市场,银行理财产品的整体收益率难见起色,并且随着监管层对资产池运作方式和债券市场监管的继续加码,银行理财市场整体收益还将可能继续下探。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运行在下降通道之中,市场整体收益率逐月下滑,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从去年12月的4.5780%降至今年5月20日的4.3103%,月均下滑0.05个百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由于目前过半的银行理财资金都投资于债券货币市场工具,此轮债券市场监管的升级、对各类交易账户的限制将会持续影响银行理财市场银行理财产品的整体收益率难见起色,并且随着监管层对资产池运作方式和债券市场监管的继续加码,银行理财市场整体收益还将可能继续下探。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运行在下降通道之中,市场整体收益率逐月下滑,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从去年12月的4.5780%降至今年5月20日的4.3103%,月均下滑0.05个百分点。从具体产品来看,除结构性产品外,1月份至今仅有60款产品预期收益在6.00%以上;能达到5.00%以上预期收益率的产品也越来越少,从1月份的周均20至30款,到5月份的周均5至10款,投资者越来越难买到预期收益率高的产品。

社会融资成本下降、非标债券的监管和银行债券市场的治理成为近期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走低的原因。

从社会融资总量和银行信贷投放的角度看,今年一季度,全社会融资规模创出62000亿元的天量水平;1至4月,商业银行新增信贷35429亿元,同比增长12.81%,市场整体流动性极其充裕。流动性的实质“宽松”使社会整体融资成本下降:企业从银行间接融资的信贷成本下降、在债券市场上直接融资发行债券的票面利率也会下降。

理财专家曾韵佼认为:“投资标的市场收益率的下滑,使投资于债券市场工具、信贷类资产等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难以回升,这是产品收益率下滑最主要的原因。”

同期,3月27日' target='_blank' >银监会下发《关于规范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投资运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将监管重点指向银行理财产品在非标准化债权资产领域的投资行为。非标准化资产是银行理财投资标的中的高收益资产,此次监管层将风险控制的重点放在此领域,使商业银行在资产配置方面受制颇多。为达到监管要求,商业银行选择了通过加大对债券资产、同业资产等标准债权以及货币市场类资产配置、做大理财产品整体余额来达到监管规定。

随着银行对投资组合资产的逐步调整,标准化债权资产的占比将增大,投资组合整体收益的下滑渐渐传导到产品端,也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产品的整体收益水平。同时,随着监管层对银行理财“资产池”运作模式的清理,商业银行对理财产品投资运作管理成本的上升也会导致投资者收益率的下降。

银行理财资金配置资产最广泛的银行债券市场,近期高层和监管层接连表态要从严治理乱象,该市场连遭调查也使商业银行的投资配置受到影响。今年4月,“债券代持”现象浮出水面,引发了我国银行债券市场的巨大震动,监管层对其中的利益输送行为进行严格禁止,一场席卷整个债券市场的核查风暴开始掀起。由于银行理财账户银行债券市场属于丙类账户,理财投资的主要标的资产也在银行债券市场,因此此轮债券市场的严厉整顿给银行配置债券类资产带来了较大的不确定性,惯用的债券投资运作模式也面临调整。

此后,在5月9日,中债登以窗口指导的方式,要求商业银行的自营账户与理财账户以及理财账户之间,均不得办理债券交易结算。这一严厉的新规间接规范了银行理财“资金池”模式,银行理财产品将受到较大冲击,收益率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曾韵佼表示,此前,商业银行自营账户与理财账户之间的交易结算,可以在两个方面为理财产品的投资运作提供支持:其一是在债券市场行情较好的时期,银行可用自营资金买入票面利率较高的债券,待理财产品发售之后,再用理财账户的资金购买自营账户中的高息债券,提前为投资者锁定较高的投资收益,提高产品竞争力;其二是在新旧理财产品的发售对接期间,若理财账户的资金不能及时衔接,自营账户可以适度为理财账户提供资金支持,待理财资金到位之后再转入核算,这有利于防范流动性风险。这两方面的支持为银行理财账户的投资运作带来了较大的空间,而此次新规直击要害,将对今后产品的运作模式和流动性带来较大的影响:今后商业银行只能在理财资金募集完成之后再到债券市场上进行投资,其购买资产时面临的不确定性极度放大,银行的投资能力面临严峻的考验。由于目前过半的银行理财资金都投资于债券货币市场工具,此轮债券市场监管的升级、对各类交易账户的限制,将会对银行理财产品的整体收益率造成深远的影响。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以上因素将会持续影响银行理财市场,受市场宽松流动性环境和监管因素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整体收益率难见起色,并且随着监管层对资产池运作方式和债券市场监管的继续加码,银行理财市场整体收益还将可能继续下探。

在国内银行理财产品收益普降的环境下,城商行在产品数占比和预期收益率上又一次实现了“飞跃”。普益财富数据显示:今年截至5月17日发行的14417款产品中,国有商业银行发行3921款,产品占比27.20%;股份制商业银行发行5143款,产品占比35.67%;城商行发行4280款,产品占比29.69%。2012年同期,这一比例分别为31.55%、36.58%和22.06%。可见,在时隔一年的时间里,城商行异军突起,产品占比大幅提升,并且超越国有商业银行成为国内个人理财产品的第二大发行主体。

值得注意的是,三大主体发行的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都呈逐月下滑的趋势,但是城商行产品的平均收益水平总体高于同期的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并且城商行的产品更抗跌。从1月到5月,国有商业银行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累计下跌了0.33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累计下跌了0.24个百分点;城商行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累计下跌0.18个百分点,下跌幅度最小。

虽然以预期收益率为标准来看,城商行似乎更具有吸引力,但此前已有多家城商行理财产品发生到期并未实现预期收益的情况;此外,城商行自主理财能力仍有待提高,从产品构成上也比较单一,基本都是非结构性产品。因此,当前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降能否成为城商行理财的发展机遇,还取决于城商行自主理财能力的尽快提升。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凌动嵌入式应用论坛:小芯片撬动百亿美元市场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