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6月下旬,由于市场流动性空前紧张,加上半年度考核因素,不少银行纷纷推出预期收益率高于5%,甚至达7%的理财产品。但随着流动性恢复正常,高收益产品本周难觅踪影。
目前在售的收益率高于5%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屈指可数,且多为中小型银行所发行。银率网数据显示,目前北京地区在售的预期年化收益高于5%的保本保收益产品仅有4只,为' howImage('stock','1_601818',this,event,'1770') 光大银行(' 601818,' 股吧)和' target='_blank' >上海银行发行,产品期限比较长。
另外,预期收益率高于5%的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也仅有6只,其中,东亚银行发行了预期年化收益率为7%的产品,但该产品期限长达1098天;其余产品为北京农商行和' howImage('stock','1_600036',this,event,'1770') 招商银行(' 600036,' 股吧)等发行。
一周时间内,理财产品收益率犹如“坐过山车”。对此,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分析说,一方面,6月流动性危机曾造成银行头寸空前紧张,但目前银行已不缺资金;另一方面,理财产品投资标的回报率也没有流动性紧张时那么高,整体利率水平正往下走。
(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