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随着国内团购网站的迅速发展和团购交易量的大幅攀升,团购带来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也频频发生。为此,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一个月前发布了我国首个《电子商务信用认证规则》,主要为团购网站进行信用认证。但这种认证却遭受了许多团购网站的观望和质疑。详细情况连线中央台驻浙江站记者张国亮:
主持人:这个“信用认证规则”推出的背景是什么,申请认证的企业需要满足什么样的条件?
记者: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8月,国内初具规模的团购网站已经达到1215家,而且数量还在进一步疯涨。到今年底国内团购市场规模将接近10亿元。“团购”繁荣的背后,侵害消费者权益事件的不断出现:“商家卷款潜逃”,“付了款迟迟收不了货”,“商品与实际不符合,质量没保障”,“哄抬团购量”等等层出不穷。从客观上说,对网络团购进行规范监督已经非常有必要。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推出的《电子商务信用认证规则》规定了申请信用认证的门槛:取得'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证);网站经营企业注册资金不低于50万元;网站PV(日点击量)不低于1万次;近3年无行政处罚和不良信用记录等。
据了解,国内有360家网站参与了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首批认证,29家团购网过关,其中12家网站信用等级正常,17家获得良好评级。
主持人:这种认证是否获得' 业界的认可,众多团购网站是什么样的态度?
记者:这份“信用认证”推出之后事实上遭遇了来自各方的非议。
首先是认证的资质问题。此前,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一直标榜自己是“商务部”的,然而,在其颁发的“诚信商家”的铭牌上,授权单位却只署名“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
11月3日,商务部人士也再次表态,称该认证只是企业行为。
其次是认证的费用问题。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实施的网站认证的费用标准是6000元/年,网店(会员)认证的费用标准是450元/年。但据了解,大部分通过认证的网站都支付了4.5万元的认证服务费。杭州一家团购网站的负责人表示,“4.5万元的认证费,对于刚起步的团购网站来说过于困难,而且给人留下印象是给钱就有好的信用。
另外,绝大多数的团购网站因为“50万注册资金的‘门槛’”,连递交认证申请的资格都没有。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个“信用认证”扼杀了一大批信誉良好的小规模团购网站的生存空间。
主持人:对于团购网站的监管,我国有没有相关' 法律的规定呢?
记者:以往,像B2BB2C等电子商务网站,都有相关的监管部门。但现行法规对团购网站的监管尚是处于‘真空地带’。到目前为止,团购网站的管理资质还没有国家机构进行‘认领’”。不过随着团购网站的快速发展,目前国家相关部门也正在酝酿出台针对团购网站相关的监管措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