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有一笔闲钱,你会如何打理让其增值?是存进银行获取定期存款利息,是购买基金债券' 保险(' 放心保)获取一定收益,还是炒房' 炒股炒金希冀得到高额回报?
“存银行吧,收益是低点,但风险低,收益率有保障。”徐先生在北京一家事业单位做电工已经有5个年头了,收入不算高,但也够养家糊口,有时还能余下点闲钱。徐先生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自己曾考虑过购买基金,也尝试过炒股,不过总觉得没有保障,风险太大。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人都和徐先生持有相同的观点。
广州市民乔小姐觉得自己虽然是会计,懂点金融知识,但毕竟不是专业的投资人士。因此,她把一部分闲钱拿来购买基金和银行理财产品。早在2007年,乔小姐就在基金经理的推荐下,选择了一只业绩好、口碑好、价格也好的绩优基金,特别是在2007年大牛市的大环境下,该基金一路上涨,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也因此得到了高额收益。
然而,随着股票 市场持续下跌,基金的收益状况也不容乐观。“最近考虑过购买一些银行的理财产品,但目前传统银行渠道的专业理财产品门槛都比较高,产品推销又太多,所以还是会把大部分闲钱存入银行获取定额利息。”乔小姐对记者说道。
但是,乔小姐最近又发现了市场上一些新型的理财方式,比如余额宝,新浪微银行等。这些理财方式号称门槛低,风险小,收益有保障且收益率也不错。更重要的是,这些理财产品所关注的对象是平时那些不太理财或者少理财的用户,这些用户的特点是闲钱基本是在银行活期账户,且数额小,账户多。但余额宝等商家则认为,尽管这些用户账号里的资金并不多,但叠加起来也形成了不小的“长尾效应”。 比如通过余额宝,用户的资金不仅可以随时用于网上购物、支付宝转账等支付功能,还能通过直接购买基金等理财产品,从而获取较高的收益。更重要的是,这一部分钱虽然对用户来说是闲置的资金,但对理财产品推出方而言,却是一笔巨大而被用户忽略的沉睡资本。
据' target='_blank' >中国人民银行新近发布的2013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人民币存款余额达100.91万亿元,首次突破百万亿元大关。
然而,也有市场人士关注到,6月份人民币存款增加1.60万亿元,同比少增1.26万亿元,相比上半年人民币存款增加9.09万亿元更是远远不及。在市场人士看来,存款搬家主要是流入了投资领域。实际上,在所有的活期存款里面,绝大部分都是可被余额宝、新浪微银行等新型理财产品所利用的。在余额宝的示范效应下,部分电商和基金销售机构开始借势营销,大力推广类似的“余额理财”现金管理工具,各出奇招抢夺银行活期存款。
李先生在北京的一家民营企业工作,平时不太关注理财,钱一般都放在银行。最近,他开始将自己闲散的零钱放入支付宝中的余额宝账户,开始了一种新的“碎片化”的理财方式。
投资门槛低,即使1元钱也能投资,是余额宝吸引人的一个特点。李先生说:“余额宝几乎不设门槛,手里头的小钱也有收益了。”余额宝刚一推出,李先生就向账户转入5000元钱,之后他又陆续向账户转了几次钱,目前已经看到了账户收益情况,让李先生颇为满意。
有关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余额宝等' 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异军突起,对于银行而言影响偏负面,目前货币市场基金的年化收益在4%左右,远超活期存款利息,不可避免地会对银行存款、理财产品和基金代销业务造成一定冲击,银行将面临强大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