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向以传统制造工业为代表的哈尔滨市日前宣布,由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两级政府主导的哈南国际数据城项目已开始启动,预计3年后,哈尔滨市将形成以云计算为核心的百亿级规模战略' 新兴产业。而按照项目设计,这个项目将奠定哈尔滨的“中国云谷”地位。
11月17日,在哈尔滨举行的绿色金融数据中心高峰论坛上,参加论坛的国内外金融机构企业家及信息化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表示,致力于打造“中国云谷”的哈南国际数据城正式启动建设,不仅是哈尔滨市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布局,更是给目前一直为调结构而苦恼的民间资本提供了一个新的投资舞台。
据介绍,作为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政府确定的云计算产业发展基地,哈南国际数据城位于哈经开区哈平路集中区内,规划面积16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云计算数据中心基地、应用创新研发基地、企业孵化基地、产业发展基地及完善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
哈尔滨市平房发展改革局有关人士介绍,哈南国际数据城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有如下几项:建立英特公司虚拟技术实验室;与中国宽带基金合作建设数据公共平台;通过俄罗斯铺设陆路光缆和海底光缆,建立数据传输端口;建设网络传输技术研究和平台,建设国际数据城。在这些基础项目平台上的云计算中心将搭建“商务云”、“软件云”、“政务云”三大云计算服务平台,着力打造全球领先的“云谷”。“搭建的商务云将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商务平台,促进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开发云将提供世界一流的软件开发、测试平台及培训咨询服务;政务云将为政府提供一站式的电子政务服务,建立透明而便捷的服务平台。”
根据项目规划,“云谷”项目投资规模预计为10亿元,按照哈尔滨市有关部门的设计,项目将采取政府主导模式,合资或独资引进国际、国内领军企业,负责提供技术和设备;哈南工业新城负责提供场地和厂房,以及配套公用工程设施。“如果项目如期完成,将产生相当规模的效益,预计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利税30亿元以上。”哈尔滨市发改委有关人士认为,这个项目标志着哈尔滨市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重要一步。
据介绍,位于哈尔滨市南部的平房工业区及南岗工业新区,已经是哈尔滨市主要的IT产业区,根据规划,哈南国际数据城将整合现有的物联网产业、软件及服务外包、新媒体影视制作和动漫制作产业,以云计算数据中心项目为龙头,提供基于云计算基础设施平台的云存储、云备份、云弹性计算等服务。据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书记刘忻介绍,在具体建设过程中,数据城将通过重点吸引国内外IT领军企业、云计算战略投资者及产业链相关企业,引进云计算研发中心、测试中心、演示体验中心和客户服务中心项目入驻,抢占云计算技术制高点;同时,引进软件开发商、运营商、增值服务商和云计算初创企业入园,快速形成聚集效应,推动以云计算为平台的现代IT服务业快速发展。
据了解,目前包括已投入使用、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哈尔滨软件及服务外包园在内,哈南国际数据城已有建成区50万平方米,入驻企业近300余家,主要业务领域涉及金融、医疗、' 电信、影视、网络、游戏等行业。
根据项目远端规划,哈南国际数据城将通过完整云计算产业链的构筑,打造国家灾备数据中心、物联网数据中心、新媒体数据中心、电子商务数据中心和地理信息数据中心。
据介绍,云计算产业的运营成本主要是电力消耗,而哈尔滨由于电力和水资源丰富、所处纬度较高可有效利用较冷的室外温度和地下水对设备进行冷却,降低运营成本,因而在发展云计算产业方面具有独特的区域优势。目前,世界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的选址多在北纬40度-北纬50度之间,与哈尔滨的地理位置差不多。
据介绍,此次“云谷”建设项目,哈尔滨市开出了不少利于民间资本的政策,这吸引了很多国内大型IT行业领军企业,东北三省最大的数据中心“国裕国际金融数据中心”已入驻哈南国际数据城。该中心由哈尔滨国裕数据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一期投资近3亿元,建设机房总面积2.77万平方米,建设标准将达国际TIA3-TIA4标准。该项目主要为国内外金融机构提供金融数据中心服务,计划于明年6月投入运营。同时,企业将于明年3月启动数据中心二期建设,两期共计建设机房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
据了解,到目前为止,与国际数据城相邻的黑龙江省动漫平房基地入驻企业已达243家,从业人员达到5000余人,年生产动画能力超过3万分钟。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学会的一位专家表示:“仅为这些企业服务,就有大量的商业机会,而哈尔滨位于东北亚区域中心的位置,必然会让国际数据城的发展空间潜力巨大。”新闻链接
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利用大规模的数据中心或超级计算机集群,通过' 互联网方式将计算资源免费或按需租用给使用者从而提供IT服务。云计算需要大量软硬件投资以及专业技术能力的应用,以基于Web服务的方式提供给用户,服务提供方只供给服务,而隐藏了操作过程的复杂性。据预测,今后云计算及其基础设施将像电话、宽带一样,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平台性基础设施,是继个人计算机、互联网后的第三次IT革命。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