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8月,银行理财产品收益呈现下降趋势。不少银行却大幅提高了销售手续费 ,使得一些理财产品的“隐性成本”暗地上涨 。据悉,托管费 、管理费等隐藏在产品说明书中的各项费用,许多普通投资者也并不了解。记者走访发现,不少理财经理只宣传投资收益,对各项费用却只字不提。业内人士提醒,市民购买理财产品时要仔细阅读说明书及风险揭示书,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理财产品。
销售手续费俩月翻一倍
在经历了6月份银行理财产品一轮疯狂上涨的大势后,7月份多款理财产品收益率回落至5%附近,进入8月份,理财市场又出现收益下降的局势,截至本月16日,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整体已经普遍回落至5%以下。在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大幅回落的同时,一些股份制银行却大幅上调销售手续费。
据了解,目前,' howImage('stock','1_600036',this,event,'1770') 招商银行(' 600036,' 股吧)推出的“招银进宝”理财产品的销售手续费从6月初的0.3%提高到了0.5%。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暗地提升销售手续费的远不止招行一家。在' howImage('stock','1_600000',this,event,'1770') 浦发银行(' 600000,' 股吧)某营业厅,记者看到其推出的“同享赢”计划理财产品63天和91天期限的销售手续费为0.2%,而记者随后在浦发银行官方网站上查到该款产品在6 月初的销售手续费为0.1% ,短短两个月,已经上涨了一倍。
值得注意的是,在两家银行的官网上,记者并未看到上调销售手续费的通知。而鉴于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上的变化非常细微,非经工作人员提醒 ,普通投资者的确很难发现。记者在咨询时,不少银行的理财经理都向记者表示银行理财产品根本不收手续费。但据业内人士透露,表面上看,银行理财产品宣传的预期收益率为净收益率,各项费用均不会从中进行扣除,但实际上,销售手续费的上涨,变相地拉低了收益率。举个例子,目前,浦发银行“同享赢”计划理财产品91天期限的收益率为4.8%,销售手续费为0.2%,如果该产品销售手续费维持6月份的水平,即0.1%,那收益率实际上应为4.9%。
“投资管理费”是大头
对于市民而言,买理财产品,都盼望到期后实际收益率能超出预期收益率。但是即使产品实际收益率确实超出了预期,这多出来的收益也未必能到投资人手里。除了销售手续费,银行还会收取 0.02%到0.05%左右的托管费、保管费等费用,这是行业内很常见的理财产品收费方式。但是很多投资者并不知道,这可能远远不是银行收费的全部。更多的收益被银行以“投资管理费”的名义拿走。
在走访中,记者发现,不少银行在理财产品说明书中,都有关于“投资管理费”的表述。如浦发银行理财产品说明里,费率列出3种:理财产品托管费0.05%/年、产品销售手续费0.2%/年,还有一项银行管理费,没有写明具体费率,但表示:如果实际收益低于或等于预期收益,银行不收任何管理费;如果实际收益高于预期收益,银行收取管理费。
而' howImage('stock','1_601939',this,event,'1770') 建设银行(' 601939,' 股吧)“利得盈”理财产品说明书中也规定:“如果产品实际获得的收益率达到产品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则对于超出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以上的部分将作为销售管理费,由产品发行人收取 。”
这样的界定等于说“投资管理费”上不封顶。银行到底收取了多少费用,投资者并不知情。而在采访中,有银行工作人员透露:“一般投资管理费会达到预期收益率的40%到50%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一款理财产品宣传的预期收益率为4%,那银行收取的投资管理费可能达到2%左右。
买理财不要忽略说明书
针对相关问题,一位多年从事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的银行理财师表示,银行理财产品的纠纷与投资者盲目相信银行、未仔细研究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有一定关系。他认为,虽然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透明度仍然不高,但从理财产品说明书上多少能看出风险的高低。
首先,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前,银行会对每名客户进行风险测评,投资者应仔细填写风险测评表。有的银行工作人员图省事,不让客户做测评就直接推荐产品,对此,投资者应予以拒绝,特别是对第一次购买理财产品的投资者来说,风险测评能够充分了解自身的需求和对风险的敏感度,对今后的投资理财很有必要。
其次,在挑选理财产品时,投资者要注意阅读风险揭示书。了解投资的风险到底有多大,是否超出自己的承受能力,同时,多与银行理财经理进行沟通,对不明白的条款一定要让对方解释清楚。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明确产品的投资标的,不同投资标的风险程度会相差很大,投向股票 、基金等领域的理财产品风险较高 。产品说明书上还会显示该产品是否保本 ,以及产品的风险等级、适合对象、各项费用、到期资金如何到账等。
文/本报见习记者 乔秀峰
图/记者 孙传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