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首届全球威客大会”在重庆举行
这个星球的上网人群已经超过10亿,他们每天大概有2亿到6亿小时空闲时间。理论上,他们都可能成为威客,并可能带来无法预估的商业前景
本刊记者/王婧 (发自北京、重庆)猪八戒网CEO朱明跃被戏称为“全世界员工最多的老总”:他每年给几百万的威客发高达数千万的工资。他的公司却只有180人,其余的员工,他从未见过面。
市场曾经把公司分为供应商、承包商、客户等几类,但在网上,他们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
用户制造内容
互联网技术已经改变了我们工作和消费的方式,甚至改变了娱乐方式。人们把娱乐时间更多地花在了制造信息上,比如写
2005年底,美国著名互联网调研机构皮尤研究中心与美国人生活研究项目发布了一份报告,名为《青少年:内容创造者兼消费者》。这项研究采访了1100位12到17岁的美国青少年,研究的发现非同寻常:有更多的青少年选择在网上创造内容,而不仅仅是消费。 “用户制造内容”正成为互联网的大势所趋。很难确定业余人士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对经济
敏感的商人很快嗅到了金钱的味道。Youtube本来是一个非常小的公司,被Google收购前只有67名雇员。在另一方面,它又大得多它有超过8000万个美元。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商业战略:将制作东西的工具交给用户,网站在幕后控制,同时紧盯市场,及时投放网络广告。
2006年,“众包”理论出现了“由非专业人士提供专业内容,消费者兼为内容创造者。在社区中,钱是人们工作的第二动力而非首要因素。大众热情洋溢地付出时间和剩余生产力,但这些都不是免费的,必须用某种意义来交换。没有收益便罢,如果有,必须排在意义之后。”他们是一群自由职业者,“只有自由和自我实现,可以提供创新的最稳定的动力”。
事实上,在更早之前,刘锋就提出了这个理论的商业模式版本,这就是威客。他告诉网民:“你的智慧是有价值的。”
但精明的商人知道如何去筛选。“并不是所有内容都具有商业价值,也未必就能挣钱。”从来不认为自己是商人的“价值中国网”创办人林永青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说。
价值中国网是中国一家财经新媒体和知识服务商平台,自2005年起,将网站50%的股份赠送给网站全体注册用户,对用户按照发表文章数量、访问量等“论功行权”,动态分配。2008年开始,各位股东根据所持价值中国网股票 ,获得网站分红。林永青说:“博客变股东,全世界都没有这样的模式,互联网提供了这种可能,但不是所有的业务都可以这么做的。”
林永青说:“你可以把在互联网上通过智慧挣钱的这一部分人都称为威客,但这只是众包中的一种;而且我不认为叫做"X客"的网站能够成功。”对于悬赏的威客模式,和刘锋一样,林永青也不看好。他认为,“如果仅仅是因为威客们对一个任务感兴趣,那么钱只是第二动力;但如果作为一种商业模式,我看到的是一群威客在用比拼的方式做重复劳动,这是一种很严重的浪费。”
进军服务行业
事实上,在11月底的全球威客大会上,多名专家均提到重复劳动的问题,他们认为威客更理想的模式是进军服务行业。
林永青认为,在服务行为没有正式发生之前,就不会存在无用功,“与商品交易不同,服务的交易必须是服务需求方和提供方同时在场的”。因此,这是威客应该开拓的一个领域。而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沈阳认为,“随着中国低端劳动力的短缺的发生,今后威客网有可能将线下的劳务中介整合到网站中,威客网站将因此出现爆炸式增长。”
这或许将成为下一代电子商务浪潮的主题。马云,他领导的阿里巴巴集团以及旗下的淘宝,无疑是上一代电子商务浪潮的幸运儿。马云认为,“服务行业的网络化是电子商务的下一个里程碑,而标准化体系的完善则决定了这个进程的快慢。”
林永青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提到:“服务的交易,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在网络上,我怎么知道你是最适合的那个人?威客这个行业,目前在营销上做得还远远不够。售卖服务和售卖产品不一样,如何给服务定价,如何给知识定价,都需要逐步去解决和完善。”当服务业在网络上完成了标准化以后,“也许未来看病都可以在线解决,因为互联网的发展空间永远超乎人的想象”。
在威客网站中已出现了劳务内容,但其份额在整个威客行业中微乎其微。
威客理论创始人刘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威客模式如果运用于服务行业,需要解决熟人问题。比如在日常的服务行业中,经过熟人介绍很容易达成信任。
“中国的威客理论过早地提出来了。”刘锋说,“当互联网的社交功能发展成熟以后,服务行业网络化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种趋势,即SNS模式已经出现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