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湾媒体近日公布了2010年关门大吉的15个网站及服务,其中有些网站的名字你一定听过。有些则非常陌生,这很有可能就是他们已不复存在的原因之一。
1、Google wave
Google在2009年启动了Wave。它不是e-mail,也不是IM,更不是文字处理器。基本上它是把上述所有的东西集合在一起的产物,并将之称为即时合作工具。
今管Wave有些不错的功能,但是消费者和开发者都不擅长使用这项产品。Google在不到一年之内又推出了Buzz产品,更是让这项产品的病情雪上加霜。
Google日前宣布官方的Google Wave服务wave.google.com将运行到2010年12月31日,之后将彻底关闭。
2、Cuil
Cuil是一项推出时非常有野心的搜索引擎,最后却连最基本的功能都处理不好。它在推出时流量非常高,结果导致网站无法负荷。Cuil的搜索结果更是让用户骂声连天,尽管后来做出了一些改进,但已无法挽回用户的心。
在启动之前,Cuil宣称拥有超过120亿个页面的搜索结果,远远超过Google的40亿。更特别的是,比起Google是以相关性来排名,Cuil则是以字义来搜索,并且将结果分类。这个搜索当你在搜索"Harry Porter"时无法搜索到电影中演员或导演的资料,或是小说和粉丝网站等等的单一网页结果。
Cuil在九月中默默的结束了。
3、Facebook Lite
Facebook Lite是简易版本的Facebook,在2009年9月瞄准的装置推出。Facebook的原意是想让新手更容易累积到社群网站的经验。
Facebook在今年四月静静的结束了这个计划。考虑到该公司今年在Facebook上新增了许多的服务,可能该公司只是不想做第二个版本的Facebook吧。
4、SearchMonkey
Yahoo的SearchMonkey比较偏向开发者用来改善搜索结果的工具。举例来说,如果你想搜寻一家餐厅,像是Yelp这样的网站就可以利用SearchMonkey工具将相关照片、顾客评价、电话号码、营业时间同时排列在一个整齐的格式裡。
这个构想是想让用户能够轻易的把资讯整理成一个标准的格式,并可以在不同的搜索引擎搜索到这个结果。
5、Lala
Lala是一个音乐串流服务,提供用户购买每首10分美元的音乐,并可在任何时间经由该公司的服务器串流音乐。
这项服务起先是提供用户交流CD的平台,之后却演变成音乐串流服务。去年12月苹果收购了该公司。然而在仅几六个月之后,苹果就决定将之关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