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映解决民生都给力
这个原本只是3个网友为“吐吐槽”而创建的地方论坛,已经成为全国关注的“最猛料网站”:温州前副市长杨秀珠出逃、鹿城原区委书记杨湘洪滞法不归、温州官员低价购房、一些高官成为高尔夫协会会员等,这些轰动全国的新闻事件均发酵于此,它的曝料甚至数次引发温州官场动荡。
在“柒零叁”网的“散讲温州”论坛上,每天有数千条有关时政、民生的爆料帖和回复,以至于温州政府各部门都在上面安排人“蹲点”,看自己部门是否“被上网”了。
在网友眼中,“柒零叁”是当地反腐桥头堡;而在不少地方官员看来,“柒零叁”几成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网站创始人叶哲说,“柒零叁”的给力就在于“网友反映民生给力,政府解决民生给力”。
“猫捉老鼠”的游击战
2001年,温州人叶哲在大家怂恿下,花几百元租了服务器空间,5天后“温州论坛”开张,不久另外两个网友黄学敏和方挺加入合作。因为是民间论坛,其言论较之此前在官网论坛上的更“肆无忌惮”。
“柒零叁”刚成立时,因一些质疑官员财产、抱怨市政建设的激进帖子得罪了不少官员。麻烦由此开始,“相关部门常以"涉嫌金融诈骗"或"非法运营"的名义将网站关闭。”
叶哲说,服务器有过一天内被封杀多达十几次的纪录。
这种经历持续了两年,2003年到2005年,“柒零叁”和网管部门打起游击战,他们的服务器辗转全国,甚至将服务器搬到了国外。
对这段“猫捉老鼠”的经历,黄学敏认为,当时的' 互联网言论对地方政府而言还是个新事物,政府部门和网站管理者一样,都要在摸索中学习和成长。“那时候,彼此的不信任导致双方对立情绪很严重。我们总觉得网宣、网管的存在就是和
网友们对着干。”
大禹治水式的网管
随着影响的扩大,网站也迎来转机。2005年的一个夏夜,温州市公安局网监大队二队队长徐强约见了“柒零叁”的3个创始人。
与此前主管部门官员居高临下的姿态不同,徐强坦言“想从朋友的角度聊聊”,“你们想把网站办好,我们也想把网站管理好。”在市区的街头大排档,四个人喝着啤酒,吃着花生米,开始了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沟通。
这次谈话让双方将心比心,并最终达成共识:论坛重在管理,如同大禹治水,要疏导而不是封堵。
随着接触增多,温州网管部门与“柒零叁”的关系从取缔查封转为了监管、引导、包容。温州市网宣办主任张春校的手机里一直存着“柒零叁”几个管理者的号码,遇到重大事件,双方都会及时电话沟通。
“"柒零叁"是一口锅,网民在锅里投入各种菜料,政府掌控着炉火。”叶哲说,如果配合得恰到好处,出来的就是一席盛宴。
据《瞭望东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