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侯继勇 辛苑薇
优酷上市,是一场赛跑,与对手赛跑。优酷成功上市后,将进行另一场长跑。
坐在记者面前,略显疲惫地笑着,古永锵说:优酷上市的盛景,其他公司很难复制,需要天时、地利、人和。这话让对手听来很不自在,比如土豆网先于优酷向SEC(美国证监会)提交上市申请表格,却被优酷抢了先。
优酷的表现更让对手们羡慕。2010年12月8日,优酷上市当日,以27美元跳空高开,较发行价12.8美元上涨111%,最高价格超过32美元。就在分析师预测优酷尚未赢利、股价无法长期坚挺时,优酷的股价一路上涨,至13日,股价涨至37.58美元,市值超过38.25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第一的' 视频网站公司。
现在,古永锵面临着另一场赛跑,收入与投入的赛跑,目的是优酷赢利。
“我讲的东西看得见,摸得着。”专访中一直保持微笑或者大笑的他,也笑着判断自己的预测会否成真,“我展望三年,他(马云)展望十年”,这些喜欢描述别人不相信的愿景的行业领袖,总会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愿景一缕缕照入现实。
“2012年赢利”,古永锵成竹在胸。他认为,视频网站是媒体模式,高固定投入,低边际成本,当期收入与当期投入没有直接关系,视频的渗透率是75.2%,增速放缓,投入放缓,而广告主对视频网站认可度提高,收入进入高速增长期。
而未来三网合一、三屏合一是梦想实现的最大契机。
金、银牌之争
《21世纪》:土豆明年将IPO,视频行业将出四家上市公司,还会有新的公司上市吗?
古永锵:上市本身不代表什么。从行业的市场格局来看,只有两家比较大,从访问时间看,优酷占40%,土豆23%。其他都会很小。这个行业争的是金牌、银牌,铜牌没有意义。
古永锵:可以走差异化的路子,但我对其他公司不评价。
《21世纪》:搜狐视频、新浪视频、百度奇异这些有大公司背景的公司可以上市吗?
古永锵:我觉得中国的' 互联网公司应该更专注一点,很多公司都不专注。视频领域也需要专注,不专注(又要做好)有一定的难度。
《21世纪》:协同效应该会有吧?比如奇异,搜索带过去的流量有70%。
古永锵:不止(70%),应该更高。但这并不利于公司把产品做好,提升用户体验。我们的经验是,做好产品、用户体验最重要。
《21世纪》:有背景的公司会不形成背景依赖?
古永锵:背景分散资源。这些网站内部,主营业务权重第一,视频第二。优酷、土豆这样的网站,通过百度到来的流量一直都低,搜索并不能对我们的业务带来冲击,比重不高,也不重要。
《21世纪》:搜狐等公司花巨额资金去买版权,对行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古永锵:所有的做法对行业的影响,得看一年后的市场份额。一年过来了,我们比市场平均增长高了几个百分点。领先的好网站会越来越好,马太效应已经明显产生。一些其他公司做投入,有增长也很正常,但不足以影响行业。
《21世纪》:版权价格提高,对行业将造成什么影响?
古永锵:我觉得影响集中于最热的热播剧,而不是广泛的效应,因为不可能所有的剧都买。客观地讲,从商业理论上讲,最热播剧亏钱,不赚钱。只做热播剧,赚不了钱。热播剧是头,身体与尾巴不强,只做头部,不可能赚钱。
《21世纪》:上市之后,广告投入会不会出现马太效应,集中于大的网站?
古永锵:我们的判断时,第一名是50%,第二是30%。
以前广告主仅面对图文门户,现在是图文门户、视频网站,搜索,广告主不愿意研究那么多网站,只需要集中几家网站。
中国式道路
《21世纪》:大家总说你们是中国的youtube,你最近却总是否认,为什么?
古永锵:视频行业在美国你会想到三家公司,hulu,专业内容的集合,netfix,电影收费, youtube,用户内容分享。优酷是“hulu+ netfix”的模式,做成了youtube的规模。
中国的环境不同于美国,youtube是个媒体,靠网络内容,靠用户上传,需要慢慢培育。Youtube在美国创立时(2004年),DV在美国已经有三十年的历史了,我1985年、1990年都在美国,那时候美国的家庭录像已经很普遍了。
中国呢,DV的历史不过几年,没有培养随时拍像录像的习惯。
2005年3月我从搜狐离开,去美国“陪读”,当时youtube刚刚创立,我当时去玩,觉得这个东西是好,但是在中国没有这样的内容。在中国做网站,要跟电视台合作才能起家。
《21世纪》:你们早期也是微视频,用户上传的模式吧?
古永锵:但我们当时就知道,一定要两条腿走路。单靠用户上传不行,单靠牛人、拍客去培育,不可能有革命性变化,不可能支撑中国第一视频网站。我们的目标是中国第一视频网站,就不应该在乎内容是从媒体来的,还是从用户来的。
《21世纪》:你们的未来围绕什么布局?
古永锵:三网合一,三屏合一,做中国第一视频门户。2006年我们做微视频,公司那时候的名字叫“合一网络”,三网合一就是我们当时的根本理念,我们目标是,在十年之内,将所有的终端都会打通的。打通之后,视频的市场将十分巨大。
《21世纪》:版权也是一个中国式的问题?
古永锵:是的,购买版权的费用一直在升。但大家有一个误解,我们做了很多估算,内容单价的提高,是低于我们的收入增长率的。我做两个事,一个扩大购买内容的范围,求全,而不只是求热(播剧),求热是赔钱的。我买更多体育、综艺节目。二是快,2008年,我们都比电视台播出滞后90天左右,2009年《我的团长我的团》是7天时滞,现在我们所有都是一天后。
我们会付更多钱,但有了这个(内容)后,我的' 竞争优势就出来了。现在已经到极限,已经没有提高了,跟电视同步播没有意义。我今年在内容的购买方面,成本不会提高。但比别人大,而且会继续加大。
《21世纪》:从创业到现在,讲优酷未来时,你做过哪些预言?
古永锵:2006年创立时,预言三网合一,2007年预言收入过亿。
《21世纪》:马云刚讲未来的时候,媒体不相信,公司员工不相信,自己不相信,但一直做,后来就有人相信了,你是怎么做的?
古永锵:他看得更远,我讲的东西还看得见,摸得着。我展望三年,他展望十年。
挑选投资者
《21世纪》:你们上市时尚未赢利,为什么不选择赢利后,估值更高的时候上市?
古永锵:当时做这个决定的时候,也有投资者问,我们把网站的流量规模、收入规模,我们为什么投入、向何投入的数据摆出来看,投资者就说,优酷应该上市,上市后继续投入,投入才有前景。
《21世纪》:管理层纠结过吗?
古永锵:开始的时候也纠结了一段时间。其实赢利不难。少买内容,少加服务器就能赢利,但这影响公司长远发展。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把故事说圆,找到认可长期投资模式的投资者。
《21世纪》:优酷上市如何选股东?
古永锵:上市前的股东都比较特殊,我们没有传统的创投,我们选择投资者时,与我们的发展是匹配的。一个特点是坚持长期发展,从合一开始,就是我们挑投资者。
上市时也是这样,超额认购28倍,越到后面越有选择权。每一个美元,都不一样的,有长远投资的,有短线投资的,有懂行的投资者,有不懂行的投资。我们上市对股东要进行挑选,特别是上市后的主力股东,要符合我们的要求。路演一个月,他们在纪录,我们也在纪录,看看这个股东跟我们未来是不是匹配。
《21世纪》:你选择股东的标准是什么?
古永锵:是不是长期投资,是不是价值投资。
同时,上市公司跟上市前不同,长远线的投资与短期喜欢交易的投资者都要不同,才能流通。开始的时候,我说就要长远的,别人说不行。最后商业确定比例。有60%是我们自己挑的,大部分都是长远的。
《21世纪》:经过多轮融资,如何做到控股的?
古永锵:合一控股是优酷的最大股东,我是合一控股最大的股东。我也不是最大的股东,但是控股。我吸取了以前一些公司的经验,比如新浪的王志东。合一控股有三倍的投票权,这样合一是控制权的最大股东,绝对的大股东。
《21世纪》:今年的广告会好一点?
古永锵:前9个月增长135%。上市时我说,优酷从中学毕业了,到大学了,大学应该成绩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