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结构性理财产品投资者慎购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img src="http://i7.hexunimg.cn/2014-11-17/170443655.jpg" width="500" border='1' height="330" alt="本报记者 聂国春"><img src="http://i0.hexunimg.cn/2014-11-17/170443656.jpg" width="500&quo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本报记者 聂国春本报记者 聂国春本报记者 聂国春

随着银行理财回归资产管理本质,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正在快速增加,随之对应的收益结构也逐渐呈现出复杂化趋势。业内人士提醒,虽然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较高,但其风险也相应较大,更适合专业投资者

产品发行量上升

结构性理财产品是指将存款、零息债券等固定收益产品与金融衍生品(如远期、期权、掉期等)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金融产品。

随着银行理财回归资产管理本质,结构性理财产品正被愈来愈多的投资者所认知,发行数量及占比稳步提升。

银率网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共有22家商业银行发行858款结构性理财产品,环比增加16.73%,同比更是暴增了95%。从占比来看,三季度结构性理财产品占理财产品发行总量的5.7%。

从期限来看,第三季度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投资期限呈现长期化趋势,平均投资期限从二季度的126天升至142天。其中,短期(3个月以内)结构性理财产品占比小幅下降,3个月至1年期限的中长期结构性理财产品占比明显上升。1个月至3个月期限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依然为主力,但占比下跌7.52个百分点至48.37%;其次为3至6个月期限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占比为23.08%;6个月至1年期限的结构性理财产品上升4.08个百分点至19.23%;1年以上期限结构性理财产品占比为8.04%;1个月以内期限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1.28%。

普益财富统计发现,截至10月中旬,全国各大商业银行总共发行结构性产品2136款,超过去年全年1845款的发行量,增幅达到15.77%。

银率网理财分析师殷燕敏对本报记者表示,从目前的理财产品市场来看,多数银行发行的产品以非结构性理财产品为主,而发行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银行家数明显偏少。但随着监管的加强及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国有银行以及大型股份行已开始调整旗下理财产品结构,结构性产品和净值型产品将成为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两个方向。银行理财产品也将逐步摆脱刚性兑付,成为真正的代客理财工具。

收益结构复杂化

随着结构性产品发行数量的增加,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在屡创新高。

记者在中国理财网看到,目前在售的银行理财产品中预期收益率突破6%及以上的几乎都是结构性理财产品,例如' howImage('stock','2_000001',this,event,'1770') 平安银行(' 000001,' 股吧)发行的一款财富结构类(100%保本挂钩股票 )资产管理类人民币理财产品,保本浮动收益型,预期收益率高达8.0%;恒生银行发行的一款基金挂钩部分保本“步步稳”人民币可自动赎回投资产品,收益率达到8.0%;汇丰银行2014年第153期、155期、156期4款汇享天下—两年期人民币结构性投资产品投资期限长达2年,投资起点为20万元,预期收益率上限更是高达12%。

与高收益相伴生的,是结构性理财产品的收益结构也呈现出复杂化趋势。近日,安徽省马鞍山市一投资者发现,其购买的结构性产品投资回报与承诺完全不符。该款结构性产品的挂钩标的为“一篮子股票 ”,只有当日全部挂钩股票 收盘价格在一定区间内,才会按一定的年收益率计算,否则当日收益为零。

殷燕敏表示,结构性理财产品的复杂性主要表现在其收益结构,此类产品的收益主要取决于挂钩标的走势以及收益计算方法,这种复杂性可以表现为多个挂钩标的、多个观察期、多个障碍条件或触发条件。通常,外资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结构设计更为复杂,而从挂钩标的看,收益结构较为复杂的产品更多是挂钩股票 指数基金等权益类资产。

达标率大幅下降

虽然结构性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较高,但若遭遇触发条件,其实际收益将大打折扣。以上述预期收益上限为12%的汇享天下产品为例,其预期收益率下限仅为3%。“与固定收益类产品不同,结构性产品的收益率并非以"预期收益率"的形式体现,取而代之的是"收益率区间",而最终的到期收益率则由收益结构和挂钩标的走势决定。”普益财富研究员陈晨说。

而根据银率网的统计,三季度到期的结构性理财产品达标率 (即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比例)出现大幅下滑,此前该比例一直保持在70%以上的水平,三季度仅为52.6%。

记者看到,今年三季度共有129款理财产品未达到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除一款为' 信托类理财产品外,其他全部为人民币结构性理财产品。

殷燕敏分析发现,未达到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的所有结构性理财产品中,超过一半的产品是挂钩指数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其中挂钩沪深300指数的产品达57款;其次是挂钩' 大宗商品和汇率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分别占整个未达标产品数量的19.38%和18.6%;挂钩股票 基金利率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和信托类理财产品,未达到预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的产品较少。

业内人士分析,三季度结构性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情况有所改善,让更多未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产品暴露出来,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达标率正在开始去“水分”,其实际达标率可能难以过半。

殷燕敏认为,银行发行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多为100%保障本金的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在保证本金的前提下,选择产品收益结构与自己预判挂钩标的走势一致的产品更容易获得高收益。因此,对于稳健型投资者而言,通过银行理财产品迂回投资股指,能有效降低个人操作风险。但她同时提醒说,从产品收益的稳健性来看,挂钩利率的结构性产品更为稳健,其获得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较高,但其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要低于挂钩股指的产品。因此投资者依然需要理性看待收益,依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以及对挂钩标的的投资判断能力进行合理投资。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创业没有那么简单 看成功的关键攻略是什么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