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山网讯 (记者刘杰 实习生卜鹏摄影报导)26岁的买买提努尔·玉山是阿合奇县色帕巴依乡绿茸园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2010年新疆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选择了一条艰辛的创业路,并带领家乡群众走上了一条致富路。
“我的家乡很穷,我要尽我所能,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脱贫致富。” 2014年12月29日,记者采访买买提努尔·玉山时,他向记者讲述了自己经过艰苦创业走上致富路的故事。
让创业梦变为现实
买买提努尔·玉山出生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色帕巴依乡阿果依村,是当地的贫困村。从小,他便暗下决心,长大以后要努力改变家乡贫困的面貌,让他的小伙伴们脱贫致富。
2007年,买买提努尔·玉山考上了新疆大学,成为一名俄语专业大学生,在课余时间他努力学习养殖技术,2010年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自主创业。柯尔克孜人世代以游牧为生,重农轻商,商人是被大家瞧不起的。买买提努尔·玉山的选择遭到了家人及邻里的反对。
“我家兄弟姐妹六人,我最小,哥哥姐姐都在单位上班。大家坚决反对我的决定,在他们的眼里我就是一个奇葩。” 买买提努尔·玉山说,为了说服邻里乡亲加入到他的合作社里,他挨家挨户做工作,可邻居知道他的来意后,给他的只有一张冷脸。
“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什么叫绝望。我一定要坚持,绝不能放弃。”买买提努尔·玉山说,经过他不懈地努力,终于说服了4家农户和他一起集中养殖牲畜。并正式注册成立了绿茸园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
理想的蓝图刚刚描绘好,创业的困难接踵而至。5头高产奶牛、200只羊,是合作社、也是他们5个合伙人的全部共有财产。合作社创建起来,却连建牲畜圈舍的钱都没有。就在他茫然无助的时侯,父母把家里的房产证递给他。他以家里的房产做抵押在信用社贷款5万元,很快建起了一个长40米、宽10米的牲畜圈舍。就在此时,县政府开始在乡小学、幼儿园实施学生奶饮用计划。面对这个难得的机遇,他立刻着手制定了一份详实的学生奶供应计划,继而通过了县有关部门的审核,获得了供应学生奶的资格。为了保证牛奶质量,他从源头做起,选料、喂养、挤奶、运送的每个环节,从未出现任何差错。供应学生奶,使合作社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也使他的创业之路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现如今,绿茸园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年收入60万元,纯利润达20余万元;社员人数已发展到25人,养牛基地达到500亩,可容纳100头以上奶牛的现代化育牛舍1座,暖圈3棚、可容纳牲畜1000只(头),并配套消毒室、饲料室、办公室、生活用房等15间,带动了15人就业。
创业路上挫折不断
创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前年的一场大雪让买买提努尔·玉山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买买提努尔·玉山向记者讲述了那场至今仍令他伤心的经历。前年冬天,连续下了两天两夜的雪,高大的马儿只有头露在雪外面,一双眼楮惊恐地望着这个世界。合作社的羊也在草原上被大雪困住了。
“对于合作社来说,失去羊群就等于失去一切,我会债台高筑。一定要把它们带出去。”买买提努尔·玉山说,他们在雪地里艰难地行走了9个小时。经验老道的社员,把小羊羔放在麻袋里驮在马背上,在前面牵着马做先锋,他们紧跟着一脚深一脚浅地赶着羊群下山。沿途,死去的马和牦牛,触目惊心。此时,买买提努尔·玉山发现队伍里少了一个人,他让大家继续慢慢地往前走,自己返回原路去找。
“走到半路我看见一个社员抱着一只新生的小羊羔,用他的衣服紧紧的裹着。后面拖着刚生产、虚弱的母羊。那一刻,我的心被撕裂,泪水冲出了眼眶。”买买提努尔·玉山似乎又回到了当时的场景,眼里含着泪花。“那次我们损失了五分之一的羊,损失金额近十万元。这是一个普通牧民家庭好几年的收入。幸运的是我们还有希望,那只在半路上诞生的小羊羔,成了我们合作社的"喜羊羊"。
令买买提努尔·玉山骄傲的是,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合作社有2000多只羊,200多头牦牛,80头牛,120匹马,除去饲养成本及扶持40户贫困户每户每年1000元,合作社每年创造纯利润达40余万元,每个社员年增收4300元,比原来的人均年收入整整翻了一番。
“现在我的哥哥姐姐有时也会向我借钱,我很开心。因为我成为了大家需要的人。” 买买提努尔·玉山欣慰地说, 在创业的路上他一直鼓励自己,坚持住。“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相信只有努力才能改变,只要努力就能改变,我也坚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灿烂。”
分享到
[' 收藏] [打印] [责任编辑:' target='_blank' >王树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