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山网讯 (通讯员任登举报道)在兵团第五师八十九团,一提起园艺一场的职工王保东,人们马上就会想到他养殖的肉兔和新润养殖专业合作社。
新疆双河市成立后,王保东紧紧抓住八十九团党委将园艺一场打造成双河市的“菜篮子”、“肉篮子”基地的机遇,投资80余万元,利用连队闲置的房屋养殖肉兔。
在王保东的带动下,已有5名职工加入到了他成立的新润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种兔400余只,新建养兔圈舍12栋。
王保东的实践和新润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成立,是八十九团引导职工发展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多元增收的一个缩影。
2014年,八十九团在整合项目资金的基础上,配套了100万元贴息贷款,作为连队发展新型经营主体的启动资金,鼓励和支持职工由能人牵头成立带动作用明显、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合作社。
在八十九团少数民族聚居连队九连,充分发挥少数民族职工擅长畜牧养殖的优势,成立了帕尔拉克专业养殖合作社,有序流转土地1250亩发展畜牧业,每名流转土地的职工纯收益达1.5万元;该团十二连职工李良伟牵头了世纪星棉花产业联社,带领46户职工在地方上承包土地6000亩,接转九连少数民族职工葡萄地320亩,并购买了籽棉打模机20台、运模机12辆,将农机作业服务拓展至其他团场,仅一个棉花采收期收入就达532.8万元;该团二连养殖户程启亮发挥养殖生猪特长,利用现有资源联合4户职工成立了康福养殖合作社,使养殖圈舍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年出栏生猪达5000余头。
以点带面,激活一片。截至目前,八十九团已注册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4家,职工养殖专业合作社6家,建成了万头生猪养殖基地、标准化育肥羊养殖基地和千头标准化养牛场,各类畜禽存栏达37285头(只),较成立合作社前同期增长50.25%,户均盈利3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八十九团党委还以双河市建设和荆楚工业园区为依托,大力鼓励和引导职工通过劳务、承揽工程、外出务工等方式实现增收。仅2014年,该团职工通过不同形式劳务创收达3713人次,创收总额1225.3万元,人均创收3300元。
宜商则商,宜工则工,不断拓宽增收途径,这是八十九团促进职工增收的又一亮点。通过鼓励职工购买、出租门面房发展餐饮、日用品超市、蔬菜批发零售等商贸流通服务业,不仅实现了自主创业增收,而且还促进了320余人就业。同时,还培育了有规模、有效益、有影响、有带动作用的自主创业典型示范户13户、青年职工创业项目带头人22人,引导种植业劳动力转移就业208人,转移性人均收入达1906元。
此外,八十九团党委还把推动扶贫帮困工程,增加贫困职工收入,作为促进职工增收的另一着力点来抓。先后制定了《八十九团推动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扶贫帮困工程三年规划实施办法》和《八十九团党员干部与少数民族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工作管理办法》,615名党员干部与454户少数民族贫困户结成了帮扶对子,通过帮资金、帮信息、帮技术,促进了50名少数民族待业青年就业。同时,该团还将招商引资企业兴童牧业的35%的股份转让给贫困职工,将所得的固定收益的8%分给低收入职工用于脱贫、促进增收。对没有劳动能力,或家庭成员有重大疾病的少数民族贫困职工家庭,按照相关政策给予低保、救济、补助,有效解决了其生产生活困难。
强化高效农作物种植增收、加强设施农业管理增收、多举措增加财产性收入……一个个增收政策的出台,一项项增收措施的落实,八十九团职工多元增收的路也越走越宽广。
分享到
[' 收藏] [打印] [责任编辑:翟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