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新
金融网 ·" P2P · 正文
从E租宝到中晋:当“线上P2P”与“线下财富管理”都成了诈骗代名词,出了事到底归谁管?
2016-04-13 09:52
华尔街见闻 1
摘要E租宝、中晋资产等骗局接连被戳穿。一时间,
市场对“线上P2P”和“线下财富管理”等大有草木皆兵之势。出了事到底归谁管?

E租宝、中晋资产等骗局接连被戳穿。一时间,
市场对“线上P2P”和“线下财富管理”等大有草木皆兵之势。
国信
证券分析师王学恒指出,由于 P2P跑路事件的巨大的负面影响力,
市场将
金融诈骗案都归为 P2P网贷。这其实并不准确。事实上,中晋资产的运作模式并非 P2P 网贷,而是财富管理
机构。国内经常把各种理财平台、财富管理公司混淆为互联网
金融的 P2P。
国内的 P2P 平台是指仅为借贷双方提供信息流通交互、信息价值认定和其他促成
交易完成的服务,不实质参与到借贷利益链条之中,借贷双方直接发生债权
债务关系,网贷平台则依靠向借贷双方收取一定的手续费维持运营。
E租宝、中晋资产的轰然倒地,一方面表明中国庞大的第三方理财
市场正在形成,另一方面也暴露出野蛮生长时期行业“泥沙俱下”的现状。
致命缺陷
国信
证券分析认为,国内的第三方财富管理公司在商业模式上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它们的收入来自于代销的
金融产品的销售佣金以及绩效的提成。赚取销售佣金的盈利模式否定了第三方的独立性定位,因为财富管理公司的销售人员为了赚取更多的佣金,会大力推销给销售渠道佣金比例高的产品,而不是基于
风险、
收益等考量。
在现实中,我们也确实看到e租宝、中晋资产等公司,为了卖出更多产品,近乎疯狂地逼迫销售员出“业绩”,甚至招募了大量的美女销售。而这种形式走到极端,就成了——传销。北京青年报在采访了前中晋员工后了解到:
中晋的内部组织形式跟传销很相似,级别与业绩和发展的下线以及客户金额的保有量来定,保有量越多,等级越高。当等级达到四五级就可以升职为组长。
据介绍,中晋正式员工一般每月到手工资约7000元,员工每拉80万元理财资金,每月的工资可增加3500元,员工之间形成了竞争攀比之风。
另外,在业绩考核上,中晋资产实行严格的淘汰制度,“如果业绩不达标,直接淘汰走人,不会有什么试用期。”压力和奖励的双重刺激下,中晋资产大部分员工也购买了公司的产品。很多员工在微信朋友圈开始狂轰滥炸,拉上亲戚朋友一起投资。中晋客户中员工家属占了很大一部分比例。
国信
证券还指出,
市场上公认的“好
金融产品”不需要第三方销售渠道,往往是自己卖不出去的产品才会找第三方代销。现在的财富管理公司是在销售佣金和
风险度之间寻求平衡,一旦公司放松管理,平衡打破就会出现中晋等跑路现象。没有销不出去的
金融产品,只有给不了的销售佣金。
惊天骗局
当然,中晋系只是类似“第三方财富管理
机构”,拨开其华丽的表皮,我们不难发现所谓的中晋财富,不过是披着合法外衣的“庞氏骗局”诈骗集团。
华尔街见闻曾在上周的微信文章《传销、庞氏骗局——这就是中晋疯狂敛财的真相》中,揭示过其
金融传销的实质。而下面来自北京青年报的报道,则进一步揭示了,中晋系所宣称的房地产、
金融、零售等投资只是纸面游戏,实际上并不存在。
根据上海市公安局发布的公告,自2012年7月起,以徐勤为实际控制人的“中晋系”公司先后在上海及外省市投资注册50余家子公司,并控制100余家有限合伙企业,租赁高档商务楼和雇佣大量业务员。
工商注册资料显示,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2月,注册
资本为1亿元人民币,法定代表人郭亮。对外投资企业63家,国太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其唯一的股东。北青报记者查询相关资料得知,其投资企业多数为2015年前后成立的空壳公司。这些公司涉及各行各业,地产、
金融、
黄金、餐饮、科技、旅行社、保洁、航空设备、汽车租赁、服装设计、洗浴中心、游艇等几乎无所不包。而对外投资控股企业中,往往又投资设立了大量企业,以上海中晋一期股权投资
基金有限公司为例,其对外投资企业高达149家。
国太控股则成立于2013年5月,注册
资本1.95亿元,法定代表人陈佳菁。据其官网介绍,国太控股目前控股
上市公司3家,非
上市公司120家,集团共设有七大事业部,分别投资交通运输、建筑、房地产、
金融、批发零售、商业服务、信息技术等领域。北青报记者注意到,其对外投资控股企业与中晋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多有重合。也就是说,这100多家关联企业的幕后就是国太控股,而中晋资产则更多充当
资本运作平台的角色。
中晋设立100多家企业做何用途?从上海警方通报的内容来看,这些企业为其虚假业务、关联
交易、虚增业绩等提供了便利,掩盖不可告人的目的,并骗取投资人信任。
上海
财经大学一名研究
经济法的青年教师与北青报记者交流时提到,在中晋一案中,以“有限责任”为核心的现代企业制度被中晋系玩弄于股掌之中,这100多家关联企业就好比是一个个“装甲群”,开疆辟土,让其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打造出一个百亿级别的诈骗平台。本来“注册
资本认缴登记制”是为了鼓励创新,激活中小企业,实践中却很遗憾地被大量骗子所利用。
对于那些被欺骗的
投资者来说,他们的教训是血淋淋的:“你想的是人家的利息,而人家看中的是你的本金。”
1">2" >下一页"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