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用手机抢过红包么?” “微信还是QQ?” “你感觉有什么区别么” “没有什么,微信抢的钱多点,都是大人发” “你平时发么?” “偶尔发着玩,没什么钱,1块钱发10个这样” “微信发还是QQ发” “QQ,发给同学玩,微信没啥群” “发一块钱会不会没有意思” “还好呀,没啥,抢个运气王或者最少的,还挺有意思的” “你绑银行卡了么” “绑了我爸不用的卡” “你想过长大了用微信么?” “以后再说,应该也会用吧” 以上是和小A的部分对话,年轻就是可以这样简单的快乐。小A玩QQ多于玩微信,原因在于大人们朋友圈的“幼稚”、发红包不在乎钱多少在乎的是发给谁、不抗拒微信一切只是顺应变化……这就是小A的态度。 回头想想,手机红包作为社交的附属品,实际上的关系的元素原本就多于金钱,只有你在这个圈子里、给你想发的人发、抢你想抢的红包,才是红包本该有的快乐。发出一个红包,激活一个圈子,聊一些可乐、可爱、喜欢的话题,才是红包本该有的使命。只不过这些原本质朴的东西,在成人的世界里,因为金钱、因为生活、因为工作而被淡化了。 发红包,圈子在哪里,人就在哪里。 网名:放下世界╭ァ一个人安静(简称小B),江西九江,女,六年级。 “春节" 腾讯和阿里发红包你知道不” “怎么知道的” “新闻说的” “你会抢么” “你觉得能抢多少” “几块钱……不知道,应该没有多少” “他们可都号称发几个亿呢” “估计抢的人很多,分不了多少”
“今年微信、支付宝和QQ都发,你抢哪个?” “QQ吧,支付宝也能抢红包?不是淘宝么……” “呃,阿里就是在支付宝发红包啊” “哦,这不太清楚” “你装支付宝了么” “为啥不在微信抢” “习惯QQ了”
“你去年春节抢了么” “QQ?” “抢了多少钱” “没有钱,但抢到一个挂件” “失望么?” “?还挺开心的啊” “是Tfboys的呀” “你喜欢?” “是呀,抢到1块钱还不如送个挂件呢……” 这是小B,一个理智的有点不正常的小女孩。六年级的她,已经能够清楚的知道,春节红包其实抢不到什么钱,号称几亿,平均一下并没有多少,更可怕的是,在我们因为抢的钱少而仰天痛骂的时候,她似乎比我们这些所谓的大人都更“通情达理”,原因在于,反正是免费的东西,抢到一个喜欢的就挺开心了。 曾经看过一篇文章里讲到95、00后与80后相比,少了一些戾气。原因在于,80后普遍崇尚叛逆哲学,在80后的十几岁,愤青辈出。而现在,生活环境的改变,让这些95、00后不再去抱怨,至于网上经常在新闻后面留言骂世界的人,大多是80后,很少有95后和00后,他们习惯于自己的圈子,从而至于他们这样理智的单纯。 现在想想,春节抢红包,原本就不应该有那些戾气。 1">2" >下一页" >阅读全文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