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新
金融网 ·"
金融超市 · 正文
互联网
金融没有改变
金融本质 将完全颠覆传统
金融服务关系
2016-01-28 09:36 新浪
财经 1
摘要2013年以来,随着余额宝的出现,中国互联网
金融出现爆炸式的增长,由此开启中国互联
金融的新时代,中国互联网
金融的爆炸式的增长。

金融没有改变
金融本质 将完全颠覆传统
金融服务关系" />
2013年以来,随着余额宝的出现,中国互联网
金融出现爆炸式的增长,由此开启中国互联
金融的新时代。中国互联网
金融的爆炸式的增长,有互联公司进入
金融领域的,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进入互联网
金融领域的,即互联网+
金融;也有传统
金融机构拓展网上业务的,比如部分传统
银行发展的电子商务,即
金融+互联网;也有一些既不是互联网公司,也不是
金融机构发展起来的P2P网络贷款和众筹
融资等,
市场一般稳称这为
金融新业态。
所以,就目前中国的情况而言,对互联网
金融是什么?无论是研究者还是
市场人士及监管
机构,站在不同的角度可给出不同的定义。有人认为互联网
金融是一种新的
金融模式和运行结构,这种新的
金融模式能够提高
金融运行的效率;也有人认为互联网
金融不过是通过互联网运作的
金融业务,互联网只是一种技术手段;也有人认为互联网
金融是一个谱系概念,涵盖因为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精神的影响,传统
银行、
证券、保险、
交易所等
金融中介和
市场,到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对应的无
金融中介或
市场情形之间的所有
金融交易和组织形式。其主要作用是降低
交易成本、增加
市场的信息透明化、
交易去中介化及
金融产品的
货币化等。
但是,这些对互联网
金融定义或理解都只停留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及以前的时代,根本就没有进入智能化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或智能化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因为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及以前的时代,人类社会的文明、
经济的发展、生产的模式、企业经营的理念、消费者的方式等更强调的是从生产的产品端和技术端如何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规模化生产等,对生产的流程详细划分,以及在生产活动、原料、部件和产品标准化的基础上生产更多的价廉物美的产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消费者的需求是由产品来引致的。即使到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时代,其基本的生产模式及消费理念也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只是生产的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已经各自发展到一定的成熟阶段。所以,任何一种生产都是从产品端来考虑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等。而目前中国绝大多数人所界定的互联网
金融,或增进
金融服务的理念或模式都只能停留在第三次工业革命及之前的时代,而没有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时代。现在中国的互联网
金融之所以问题丛生,就在于它并没有进入智能化的互联网时代。
而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就是以移动互联网为主体的智能化互联网时代。它的核心就是依靠智能化的技术代替人脑进行复杂流程管理、庞大
数据的运算、决策过程的优化,最终的目的就是对丰富多样化的个人提供定制化的产品与服务,从以往的产品端和生产技术端来看整个生产流程和管理,而转向从用户的价值端寻找潜在需求,给用户提供完全个性化的定制产品与服务。这才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所在,也是现代互联网
金融发展的核心所在。
比如,苹果手机的出现,我们关注的不仅在这种这款产品的技术、质量、样式、性能等等,更关注的是客户购买一台苹果手机之后为之所提供的各种服务价值创造。美国的李杰教授把这比喻为煎蛋模型。他把苹果手机的产品比喻为蛋黄,而苹果手机衍生的服务所创造的价值比喻为蛋白。这就如煎蛋那样,每一份煎蛋的蛋黄差不多,但是蛋白则是大异其趣。也就是说,苹果公司通过不断地改善手机外观、芯片运算能力、屏幕清晰度、手机的质量、摄象头的像素、电池延续时间等方式不断地把蛋黄做强,而AppStore、iTune、Siri以及无数的App开发者在不断地帮助苹果把蛋白做大。蛋黄虽然是一样的,但蛋白满足了不同客户定制化的需求,使iPhone可能满足各类人群的完全个性化的需求。因此,不仅每一台iPnone都是个性化的东西并创造出无限多的个性化的需求,也由此延伸出一个规模达到2000亿
美元的App应用产业。
由此也可以看到,人类进入智能化移动互联网的时代之后,它不仅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及思维方式,也正在改变人类社会的
经济生活、
经济增长模式、企业生产模式和营销模式、消费模式。这就是互联网
金融出现与发展的技术条件与社会基础。也是现代
经济生活的一种必然
趋势,是谁也无法阻挡及改变的大势。
因此,把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互联网的理念延伸到
金融业,就是可利用互联网技术与观念来改变人类
经济生活的时空边界,改变了传统
市场中的
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程度,也改变了
投资者进入
金融市场准入方式,改变了弱化
投资者进入
市场的专业性要求等,让
金融服务更具有广泛性、民主性、普惠性、便利性、高效性。这不仅将向传统
金融业提出了明显的挑战,也给现代
金融市场注入无限活力与生机。
正如苹果手机一样,互联网
金融的核心也将完全颠覆传统
金融服务与客户、
金融机构与客户的关系。传统的
金融服务更多的是
金融机构推出
金融服务与
金融产品让客户被动地来选择和购买,
金融服务的出发点是产品端,但是现代互联网
金融则是智能化和远程化的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客户不仅要购买
金融服务及
金融产品,而且要主动地参与
金融产品和
金融服务的设计,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设计各具特色的
金融定制化产品。而且这种
金融服务与
金融产品不再有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
还有,互联网
金融也没有改变
金融的本质特性。互联网
金融同样是对信用的
风险定价。但是互联网
金融的信用既要用国家法律制度框架来界定和保证。因为,互联网
金融资金的无形流动本身意味着国家法律进行全面担保。同时,互联网
金融的信用及担保、互联网
金融的信用识别、互联网
金融的
风险防范也将可通过大
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智能化技术通过技术的方式来保证。而且随着互联网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提高与改进,通过互联网的智能化技术对信用
风险定价可能会更准确,对互联网
金融的信用识别会成本更低及更便利,对互联网
金融的
风险防范能力会更强。所有的这些都会对传统
金融市场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与冲击,尽管中国的互联网
金融仅仅是开始,但它预示着一个新的
金融时代即将出现。但愿政府及监管者伸手扶助之手,来拥抱这个互联网
金融时代的到来。(易宪容为青岛大学
经济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