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高德地图发布《2015年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根据交通行业浮动车和4亿高德地图用户数据,从实时路况服务覆盖的全国364个城市和高速路网中,精选了45个代表城市进行拥堵排行,快看看你所在的城市排第几?

年度首堵北京夺魁 拥堵成本最高
北京今年3次单双号限行的缓解政策(全国最多),未能阻止拥堵夺魁。城市' target='_blank' >高峰拥堵延时指数2.06,平均车速22.61公里/小时;即:北京驾车出行的上班族通勤要花费畅通下2倍的时间才能到达目的地,拥堵时间成本全国最高。
全国四大直辖市中,天津拥堵程度相对最低,拥堵排名第20位。高峰期平均车速26.8公里/小时,相比邻居北京快17%。天津的拥堵主要集中在和平区,全国拥堵排名第二,其它区域相对较畅通。
江苏省较畅通。45个检测城市中有7个属于江苏省,其7城市拥堵排名均在26名以外。以省会南京为例:高峰拥堵延时指数1.672,高峰车速27.5公里/小时,比杭州白天的平峰期还畅通3%。
同比去年 2015年度仅1个城市拥堵缓解
拥堵随着经济的发展在同步增加,人们正在经历拥堵带来的挑战。在高德交通大数据监测的45个城市中,对比近2年各城市高峰期拥堵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发现:2015年有44个不同规模的城市和地区,拥堵都在进一步恶化;其中,加剧最严重的TOP5城市为广州、成都、长沙、郑州、杭州。同时发现,各城市每个月的拥堵均有加重现象,其中6月拥堵延时指数涨幅最大。值得说明的是,在各城市拥堵全面加重的态势下,南通是唯一一个拥堵小幅缓解的城市,这可能与城市快速路网和立体交通的发展带来的便利有关。
2015拥堵加剧的原因
高德地图报告指出,2015年各城市通勤高峰期的拥堵程度都在恶化,从影响2015年交通拥堵的宏观因素来看,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相关:
一、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快速增长
根据一项报告显示我国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1.63亿辆,保有量已经仅次于' 美国,成为全球第二。2007年6月至今,我国汽车保有量的复合增长率达到14.9%。汽车的快速增长,城市道路负荷过重,势必造成拥堵的日益严重。
二、恶劣天气的影响
联合国机构世界气象组织发布今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将是近15年来最糟糕的一次,天气中降雨、降雪等因素都与城市的道路密切相关。以广州为例,2015年与2014年相比,广州拥堵上涨接近20%;根据历史降雨量记录,广州5月份的降雨量达到了804.5毫米,一个月的降水量与往年半年的降水量相当,拥堵的上涨与恶劣天气的影响有较大的关系。
三、' 互联网约车模式的影响
根据高德交通大数据显示:以北京为例,运营车辆日均出行里程约210公里,而公众出行里程仅20公里,其运营车辆对道路的占用率是非运营车辆的10倍之多;这意味着每多一辆运营车辆将相当于增加10辆非运营车辆。2015年,互联网打车软件盛行,在带来便利性的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模式(公交转约车),互联网约车在某种程度上势必会增加存量车的周转率,形成增量出行需求,从而增加城市运营车辆的数量,也会不同程度的加重城市拥堵。
2016年城市拥堵加重潜力城市预测
报告通过14年、15年两年拥堵增长及变化规律,对2016年城市拥堵加重潜力城市预测:
上图为2016年拥堵加重风险最高的TOP10城市,其中风险最高的三个城市可能是青岛、济南和北京。以青岛为例,从近2年拥堵趋势来看,青岛15年拥堵程度上升非常明显,尤其是第四季度(见右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