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 · 新
金融网 ·" 第三方支付 · 正文
多家
银行试水网银、手机转账免费:第三方支付“逆势收费”或陷被动
2015-12-10 09:29 中国
新闻网 种卿 1
摘要有业内人士预言,互联网
金融与传统
银行业竞争的加剧有助消费者从中获益。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小额转账中可能更青睐使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而万元以上的大额资金往来,则多依靠网银和手机
银行。

银行试水网银、手机转账免费:第三方支付“逆势收费”或陷被动" border="1" />
资料图。中新社发 张宇 摄
本月初,中信
银行和浙商
银行正式加入网银和手机
银行转账免费的阵营,至此,半年时间内已有至少六家商业或地方
银行开启了手机
银行、网上
银行转账的全免费时代。分析人士认为,此举不仅会推动其他
银行跟进,也是为了应对来自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冲击。
多家
银行宣布网银、手机转账免费
12月1日,中信
银行宣布正式取消个人网上
银行境内转账手续费。该行表示,即日起该行客户通过个人网上
银行办理境内转账业务,包括异地和跨行转账均可享手续费的优惠。
不久后,浙商
银行也在12月5日决定针对个人客户结算电子渠道全免费,包括网上
银行、手机
银行、自助转账机、ATM等所有电子渠道,都将享受跨行转账免费的政策。
与其他
银行不同,浙商
银行提出“电子渠道”的说法还包括了ATM机等线下渠道,让消费者看到了境内线下转账也免费的希望。
事实上,早在今年9月份,招商
银行就决定自9月21日起该行网上
银行不论本行或者跨行同城、异地转账全部免费;10月,中信
银行再度发力,在手机
银行、个人网银两个渠道实现转账手续费全免的优惠;随后江苏
银行和上海
银行“接棒”,宣布网络转账免费的计划。
针对商业
银行纷纷推出的免费措施,业人士认为,这肯定会吸引更多新的客户,也势必会对其他
银行造成压力,尤其是中小股份制
银行和城市商业
银行可能会很快跟进。随着竞争的不断加深,
银行给予用户的优惠会越来越多,取消网络转账手续费是大势所趋。
“相比人工柜台来说,
银行通过手机移动端或PC端的转账业务,基本没有人工成本的消耗,网银转账免费可以把更多客户引流到线上渠道。” 中央
财经大学
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称。
国有大型
银行仍持“观望”态度
不难看出,目前实现网银、手机
银行转账免费的
银行多为商业或者地方性
银行,四大国有
银行还未做出相关表态。
以某国有大型
银行网银转账为例,2000元以下手续费0.5元;2000元至5000元手续费2.5元;5000元至1万元手续费5元;汇款1万元至5万元手续费7.5元;25元封顶。而其ATM跨行转账手续费,最高收费50元。

银行试水网银、手机转账免费:第三方支付“逆势收费”或陷被动" border="1" />
“如果是千元左右的跨行转账,都会先充值到支付宝,然后再转到相应
银行账户中”,肩负3000多元月供的北京白领小李告诉中新网记者,这样操作起来方便、省时,还免去下载好几个
银行客户端的麻烦。
不可否认,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崛起对传统
银行业形成了巨大压力,倒逼
银行推出越来越多的免费服务。“异地转账收费确实不应该,如果
银行跟不上新兴第三方支付的节奏,肯定会失掉大量客户。”来自广东的网友“闪电风暴”直言。
在北京一家教育
机构任职的秦先生告诉中新网记者,由于业务需要经常要收到客户转账,这笔钱不好转嫁给消费者,只能企业来承担。秦先生表示,“异地手续费会高一些,有些级别较高的
银行卡或者开卡行有相关优惠的也可能免去手续费,要是网银转账费用都能取消,会节省不少成本”。
格局生变
支付
账户“转账”或将受限
就在
银行开始走向手机
银行、网上
银行免费的时候,部分第三方支付平台则开始向用户收取转账
交易费用。
今年10月,微信支付转账手续费规则作出修改,每人每月转账、面对面收款有2万元的免手续费额度,超出部分按照0.1%的标准收取支付方的手续费;而支付宝在PC端的转账早已不再免费,同样是收取0.1%服务费,手机端转账目前仍然免费。
对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大额转账收取手续费的“逆势”之举,有业内人士给出了这样的解释,基于第三方支付的每一笔转账
交易,不论金额大小都要向
银行缴纳手续费,此次对超额部分收费主要是用于支付
银行手续费。
由此来看,
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平台在转账业务上的角力才刚刚开始,到底是“水火不容”还是“携手合作”的结局都未可知。
为何“转账”业务会成为传统
银行业和第三方支付的角力之地?7月底,
央行曾发布《非
银行支付
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意图“弱化”第三方支付
账户的转账功能,据悉,该意见稿已于8月28日结束公开征求意见。
意见稿第十七条规定,“办理支付
账户向
银行借记
账户转账的,转入
账户应仅限于客户预先指定的一个本人同名
银行借记
账户。”就是说,支付
账户的转账功能将受到限制,而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
银行账户间的转账仍可正常进行。
“在互联网
金融行业发展还不完善的背景下,《办法》就是要控制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资金总量和
金融业务范畴,划清界限,让其先回归到支付
通道本身。” 北京大学
金融与
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此前向中新网记者表示。
可见,如果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
账户的“自由转账”时代终结,那么,传统
银行业推出“网银跨行转账免费”的意义则无异于倍增。
有业内人士预言,互联网
金融与传统
银行业竞争的加剧有助消费者从中获益。对于年轻人来说,在小额转账中可能更青睐使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而万元以上的大额资金往来,则多依靠网银和手机
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