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沙晚报讯 (记者 肖娟)对于孩子花钱,家长的态度有哪些差别?8月22日,长沙晚报举办的“理财小行家”交行专场活动现场,记者发现有的家长选择保护孩子,在财商教育方面呈现出“包办”式特点;有的家长则对孩子特别放心,“小金库”完全由孩子支配;而有的孩子显得比较“晚熟”,不知道用钱的概念,家长干着急。“包办”和“放养”并不是一道选择题。理财专家表示,财商教育中应该让孩子有参与感,以提高他们的兴趣。
不给零花钱,家长用心良苦
家长会主动给孩子零花钱吗?记者咨询这个问题时,几位家长的回答是“不会”。当记者探究时,才明白做父母的良苦用心。
一位妈妈告诉记者:“可能和我的职业有关,我在医院上班,因此担心他会拿零花钱买三无食品吃,把身体吃坏了。平时只要不是无理的要求,我和她爸爸一般都会满足她,所以没有特别给过孩子零花钱。”
活动现场,几位妈妈都告诉记者,没有特别引导过孩子花钱,因为“孩子要什么,我们都买好了”。
孩子不爱钱,家长也担心
孩子乱花钱,家长不放心,而看到孩子不爱钱,家长也担心。有的家长则告诉记者,跟同龄人缠着爸妈要自己管“小金库”不同,自己的孩子都快9岁了,可对管钱一点兴趣都没有。
“家里是我管钱,我也曾想过让孩子自己管钱,学会记账。”上班族曹姐告诉记者,“孩子懵里懵懂的,对钱一点兴趣都没有,我也不知道该怎样激励孩子,但是觉得孩子的财商教育很重要,所以我们一家三口都来参加了活动。”
设小金库,爸爸借钱要算息
记者采访了解到,也有部分孩子对如何钱生钱有自己的一套方法。市民周姐有个10岁的儿子,年纪虽然不大,但已经有了银行卡,还能在独立ATM机存取款,并且还会网购。由于孩子不到年龄,银行卡和支付宝账号都是以爸爸的名义开的。
“几年前,他就自己管压岁钱、零花钱了。现在他账上有两万多元了,连他爸爸跟他借钱,他还要算利息呢!” 孩子之所以懂得钱能生钱,周姐觉得一方面和孩子爸爸的引导有关,也与自己近几年来' 炒股、炒' 期货和外汇有关,儿子耳濡目染有关。
孩子有一笔两万多元的巨款,难道不担心孩子乱花吗?周姐说,她也会看孩子的账单,“我一般会瞄一下网购账单。如果不良开销,我会和儿子进行沟通,进行引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