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科研究中心近日发布
数据显示:在清科研究中心关注的海外16个
市场和境内3个
市场上,2015年前三季度
全球共有631家企业
上市,合计总
融资834.45亿
美元,242家中国企业
融资412.08亿
美元,389家非中国企业
融资422.37亿
美元。

数据:2015Q3仅22家中企
上市,新三板火爆约千家挂牌近H1总和" />
大中华区著名股权投资研究
机构清科研究中心近日发布
数据显示:在清科研究中心关注的海外16个
市场和境内3个
市场上,2015年前三季度
全球共有631家企业
上市,合计总
融资834.45亿
美元,242家中国企业
融资412.08亿
美元,389家非中国企业
融资422.37亿
美元。其中,第三季度仅有22家中国企业外海内外
市场实现
上市,
融资38.51亿
美元;114家非中国企业
上市,
融资140.55亿
美元。此外,截至2015年9月30日,新三板累计挂牌企业达3,585家,总股本1,893.73亿股,总市值达15,110.20亿元。其中第三季度新增挂牌企业948家,总股本增加616.71亿股,接近上半年挂牌企业总和。
全球IPO活跃度同比上升,中企
融资额占据半壁江山
2015年前三季度,
全球共有631家企业
上市,
全球IPO活跃度同比增长20.9%,
全球融资规模为834.45亿
美元,同比下降41.5%。中国企业有242家企业实现境内外
上市,总
融资额为412.08亿
美元,
上市数量占
全球的38.4%,
融资总额占比为49.4%。尽管年中以来股市剧烈震荡致使7月IPO关闸,但得益于今年上半年中企IPO的火爆形势,前三季度中企
上市数量仍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8.2%。中国企业总
融资规模同比下降10.4%,平均每家企业
融资1.70亿
美元,平均
融资规模较去年同期下降1.30亿
美元,这主要是因为去年9月" 阿里巴巴
上市融资额高达217.67亿
美元,拉高了2014年的中企整体及平均
融资额。非中国企业
融资规模占比略高于中国企业,389家非中国企业共
融资422.37亿
美元,占
全球的50.6%。

数据:2015Q3仅22家中企
上市,新三板火爆约千家挂牌近H1总和" />
242家中企境内外
上市,境内
市场成中企
上市的绝对主战场
2015年前三季度,共有242家中国企业在境内外
资本市场上市,合计
融资412.08亿
美元,平均每家企业
融资1.70亿
美元。从
上市市场来看,2015年前三个季度,中国企业在境内
上市数量远超境外
市场,总体
融资规模也超过境外
市场,但境内
市场的平均
融资额与境外
市场有较大差距,仅为境外
市场的约1/3。具体来看,境内方面,192家
上市企业
融资231.73亿
美元;境外方面,50家中企赴海外
上市,合计
融资180.35亿
美元。
其中,2015年第三季度有22家中企在境内外
上市,合计
融资38.51亿
美元。其中,5家中企在境内
上市,
融资1.94亿
美元;17家中企赴境外
上市,
融资36.56亿
美元。因2015年6月中旬A股出现剧烈波动,7月4日晚间沪深
交易所同时公布首次公开发行A股暂缓发行的公告,宣告开启中国第九次IPO暂停。受此影响,2015年第三季度的中企
上市数量出现猛烈下挫,与第二季度的火热景象呈现鲜明对比。

数据:2015Q3仅22家中企
上市,新三板火爆约千家挂牌近H1总和" />

数据:2015Q3仅22家中企
上市,新三板火爆约千家挂牌近H1总和" />
中企海外
上市热情减退,
金融行业拉高境外
市场平均
融资额
2015年前三季度,共有50家中国企业在海外6个
市场上市,
上市数量同比下降30.6%。50家中企
融资额合计180.35亿
美元,同比下降51.8%。相较于2014年中国企业赴境外
上市的火热
行情,2015年前三季度中企境外
上市活跃度和
融资规模均出现了一定回落,这主要是因为近期A股的改革预期,加上中概股在境外股价普遍被低估,促使大批中企决定登陆境内
资本市场,虽然目前IPO关闸有所影响,但并未影响包括大多数中概股在内的中企回归的决心。从海外
上市数量季度环比来看,2015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有15家、18家和17家中企在境外
市场上市。

数据:2015Q3仅22家中企
上市,新三板火爆约千家挂牌近H1总和" />
市场分布方面,2015年前三季度海外
上市的50家中国企业分布于香港主板、纳斯达克
证券交易所、香港创业板、纽约
证券交易所、伦敦AIM和澳大利亚
证券交易所六个海外
市场。具体来看,香港主板依然是中国企业海外
上市市场的绝对主力,共有35家企业
上市,合计
融资176.31亿
美元,分别占中国企业海外
上市总数的70.0%和
融资总额的97.8%;平均每家企业
融资额高达5.04亿
美元,这归功于香港主板
上市的“" 华泰
证券”、“" 广发
证券”、“" 联想控股”和“中国通号”的
融资额均超过了10亿
美元。6家中国企业在纳斯达克
证券交易所
上市,共
融资2.37亿
美元。5家中国企业在香港创业板
上市,共
融资0.86亿
美元。2家中国企业在澳大利亚
证券交易所
上市,共
融资0.13亿
美元。1家中国企业“钜派投资”在纽约
证券交易所
上市,共
融资5,300万
美元。1家中国企业“汉和食品”在伦敦AIM
市场上市,共
融资1,403万
美元。中企前三季度在海外
市场的最大一笔
融资额是在香港主板
上市的“" 华泰
证券”,单笔
融资44.77亿
美元。

数据:2015Q3仅22家中企
上市,新三板火爆约千家挂牌近H1总和" />
行业分布方面,2015年前三季度赴海外
上市的中国企业分布在21个行业中,行业分布广泛。
金融行业在所有行业里表现亮眼,前三季度共有8家
金融行业企业
融资107.48亿
美元,分别占海外
上市总数和
融资总额的16.0%和59.6%。其中“华泰
证券”、“" 广发
证券”分别高达44.77亿
美元、35.97亿
美元的
融资,使得
金融行业占据了超过一半的中企海外
上市融资额,平均
融资额也突破了10亿
美元。2家电信及增值业务行业的企业
融资18.73亿
美元,
融资额在所有行业中排第二;
融资规模在10亿
美元以上还有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6家企业共
融资18.05亿
美元。其余行业的
融资规模均在10亿
美元以下,
上市企业数量为1至3家不等。

数据:2015Q3仅22家中企
上市,新三板火爆约千家挂牌近H1总和" />
IPO再度关闸使境内
市场急转直下,第三季度仅5家企业
上市
2015年前三季度,共有192家中国企业在境内3个
市场上市,
上市数量同比增长1.37倍,192家中企
融资额合计231.73亿
美元,同比增长1.72倍。
上市数量和
融资金额同比均出现较大增长,是因为2014年底到2015年中国
资本市场改革的
利好政策不断,以及上半年A股的
牛市行情使得境内
上市企业市值暴涨,引得2015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在境内
上市出现井喷现象。随后7月IPO宣布停摆,境内
市场重新进入冰冻期,第三季度仅有5家中企在境内
上市。相比较而言,2015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分别有70家和117家中企在境内
上市,可见中企对境内
市场的诉求非常强烈。这次IPO关闭的潜在影响非常大,排队等待IPO的企业数或相当可观,从而又间接刺激了大量企业选择转战新三板。

数据:2015Q3仅22家中企
上市,新三板火爆约千家挂牌近H1总和" />
市场分布方面,2015年前三季度上海
证券交易所和深圳创业板
上市企业数量较多,分别为79家和78家,各占境内
上市企业总数的41.1%和40.6%。上海
证券交易所
上市数量最多,
融资规模也最大,占中国企业境内
上市总
融资额的70.1%,共
融资162.51亿
美元;平均
融资规模高达2.06亿
美元,亦排在三个
市场之首,这主要是因为在上交所
上市的“" 国泰君安”、“中国核电”和“" 东方
证券”
融资额均超过10亿
美元,拉高了整个
市场板块的平均值。深圳创业板的78家
上市企业共
融资45.23亿
美元,占中国企业境内
上市融资额的19.5%;平均
融资规模为0.58亿
美元,为境内三个
市场里最小。35家企业在深圳中小企业板
上市,合计
融资23.99亿
美元,占中国企业境内
上市融资额的10.4%,平均
融资规模也较小,为0.69亿
美元。

数据:2015Q3仅22家中企
上市,新三板火爆约千家挂牌近H1总和" />
行业分布方面,2015年前三季度境内
上市的中企行业分布广泛,同样是
金融行业表现抢眼。
金融行业依靠“" 国泰君安”、“" 东方
证券”和“" 东兴
证券”3家企业合计融得资金70.25亿
美元拔得行业头筹,平均单个企业
融资额高达23.42亿
美元。
融资规模在10亿
美元以上的行业还有,48家机械制造行业企业
融资28.34亿
美元,5家清洁技术行业企业
融资22.67亿
美元,18家生物技术/医疗健康行业企业
融资16.19亿
美元,13家电子及光电设备行业企业
融资12.03亿
美元,21家化工原料及加工行业企业
融资10.75亿
美元。仅次于
金融行业、平均
融资额排第二的行业为广播电视及数字电视,为5.13亿
美元;其次是清洁技术行业,平均
融资额为4.53亿
美元。

数据:2015Q3仅22家中企
上市,新三板火爆约千家挂牌近H1总和" />
147家VC/PE支持中国企业境内外
上市,境外
市场回报水平略高于境内
市场
2015年前三季度,VC/PE支持的中国企业在
全球上市共计147家,
上市数量同比上升69.0%。147家中国企业共筹资202.78亿
美元,
融资额同比下降45.1%。境内
市场方面,131家中国企业
融资168.66亿
美元,
上市数量占比89.1%,
融资额占比83.2%;海外
市场方面,16家中国企业
融资34.12亿
美元,
上市数量占比10.9%,
融资额占比16.8%。境内
市场在
上市数量和
融资额方面均大幅领先海外
市场,但平均单个企业
融资额为1.29亿
美元,不及海外
市场平均
融资额2.13亿
美元。从VC/PE支持的中企
上市数量季度环比来看,2015年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有48家、90家和9家中企在境内外
上市。

数据:2015Q3仅22家中企
上市,新三板火爆约千家挂牌近H1总和" />

数据:2015Q3仅22家中企
上市,新三板火爆约千家挂牌近H1总和" />
投资回报水平方面,2015年前三季度,147家VC/PE支持的中企获得了3.21倍平均账面回报,比去年同期水平下降了84.0%,这主要是因为2014年
上市的“(原团美网)/" 聚美优品”、“" 纽威股份”、“" 应流股份”和“猎豹移动”以88.00倍、64.08倍、64.03倍和43.75倍的超高回报倍数大幅
拉升了当期平均回报水平,另外去年中国互联网企业
上市较多,也拉高了平均回报水平。其中,2015年第三季度VC/PE支持的9家
上市中企的平均账面回报为2.95倍。
具体来看,2015年前三季度131家VC/PE支持的
上市中企在境内
市场的平均账面回报为3.21倍,16家VC/PE支持的
上市中企在海外
市场的平均账面回报为3.26倍,境外
市场回报要略高于境内
市场。投资回报最高的
市场为纽约
证券交易所,平均账面回报高达21.53倍,比第二名NASDAQ平均4.87倍的回报高了16.66倍。2015年前三季度VC/PE支持的中企账面回报分布较为平均,并未出现类似去年的极值情况;获得最大账面投资回报的企业为在深圳创业板
上市的“中文在线”,投资回报为29.80倍。

数据:2015Q3仅22家中企
上市,新三板火爆约千家挂牌近H1总和" />
新三板挂牌数增至3,585家,总股本达1,893.73亿股
2015年前三季度新三板挂牌情况持续火爆,截至九月底累计挂牌企业达3,585家,总股本达1,893.73亿股,流通股本702.14亿股,总市值达15,110.20亿元。2015年前三季度累计新增挂牌企业2,013家,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新增挂牌企业578家、487家和948家。受7月A股IPO关闸影响,2015年第三季度新三板挂牌企业出现了大幅增长。

数据:2015Q3仅22家中企
上市,新三板火爆约千家挂牌近H1总和" />
2015年前三季度新三板
股票 成交数量总计169.50亿股,成交金额总计1354.98亿元,其中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成交
股票 35.18亿股、81.31亿股和53.01亿股,分别成交金额285.57亿元、776.92亿元和292.49亿元,第二季度新三板的
股票 成交情况最好。前三季度新三板发行
股票 总计161.26亿股,募集金额746.97亿元,其中第一季度、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分别发行
股票 12.02亿股、53.45亿股和95.80亿股,分别募集金额78.14亿元、239.33亿元和429.50亿元,由此可见新三板挂牌企业的定向增发形势持续向好。

数据:2015Q3仅22家中企
上市,新三板火爆约千家挂牌近H1总和" />
注:从2015年第一季度开始,清科研究中心《中国企业
上市研究报告》系列中的海外研究
市场范围由原十三个扩大到十六个:包括NASDAQ、纽约
证券交易所、伦敦
证券交易所主板和AIM、香港主板、香港创业板、新加坡主板、凯利板(原新加坡创业板)、东京
证券交易所主板、东京
证券交易所创业板、韩国
交易所主板和创业板、法兰克福
证券交易所、多伦多
证券交易所主板、多伦多
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和澳大利亚
证券交易所,其中多伦多
证券交易所主板、多伦多
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和澳大利亚
证券交易所为新增加的三个
市场,特此说明。
———————————————————————
上文引用
数据来自清科研究中心私募通:www.pedata.cn
私募通是清科研究中心旗下一款覆盖中国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最为全面、精准、及时的专业
数据库,为有限合伙人、VC/PE投资
机构、战略
投资者,以及政府
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
银行、研究
机构等提供专业便捷的
数据信息。

数据:9月中企IPO“孤家寡人”新三板转版在望" />
清科研究中心于2000年创立,致力于为众多的有限合伙人、VC/PE投资
机构、战略
投资者,以及政府
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投资
银行、研究
机构等提供专业的信息、
数据、研究和咨询服务。范围涉及出资人、创业投资、私募股权、
新股上市、兼并收购、房地产
基金以及TMT、清洁技术、医疗健康、大消费、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等行业
市场研究。目前,清科研究中心已成为中国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最专业权威的研究
机构。清科研究中心旗下产品品牌包括:研究报告、定制咨询、私募通、评价
指数等。

数据:9月中企IPO“孤家寡人”新三板转版在望" />
关于清科集团
清科集团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领先的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综合服务及投资
机构,旗下业务包括:清科研究中心、清科传媒、清科
资本、清科财富、" 清科创投、清科投资,主要涉及研究咨询、
数据产品、信息资讯、会议论坛、投资
银行服务、直接投资、母
基金管理及财富管理。经过15年的发展,清科集团现已经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股权投资综合服务平台。
预约采访,请联系:
电话:+8610-84535220-6214
邮箱:roczhen@zero2ipo.com.cn
【本文为合作媒体授权投资界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投资界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及原出处获得授权。有任何疑问都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