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信用债市场到底有没有过热?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刘东亮 编辑 长弓 近期信用债市场热度不断升温,甚至出现与国开债利率倒挂的奇景,有关信用债市场“过热”甚至存在泡沫的声音不断出现。那么,信用债市场究竟有没有过热?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认为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用静态的视角来观察。总体而言,信用债仍是目前资产配置荒下的优先选项之一,但是,银行间与交易所信用债形势有所不同,未来资金面波动所引发的潜在风险也值得关注。 首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刘东亮 编辑 长弓

近期信用债市场热度不断升温,甚至出现' 公司债与国开债利率倒挂的奇景,有关信用债市场“过热”甚至存在泡沫的声音不断出现。那么,信用债市场究竟有没有过热?

对于这一问题,我们认为不能一概而论,也不能用静态的视角来观察。总体而言,信用债仍是目前资产配置荒下的优先选项之一,但是,银行间与交易所信用债形势有所不同,未来资金面波动所引发的潜在风险也值得关注。

首先,资产配置荒下,信用债投资价值依然突出。本次所谓信用债“过热”的一个宏观背景,乃是今年三季度后愈演愈烈的资产配置荒引发。特别是股市大跌后,大量资金从权益市场和权益类产品流出,加剧了理财资金的配置压力,在寻遍风险与' 收益相匹配的资产后,发现信用债仍然是优先选项之一,因此资金追逐信用债有其必然性。

其次,信用利差应动态观察而非静态观察。信用利差的剧烈收窄是所谓过热的重要依据之一,但我们认为,目前利率债仍有下行空间。二季度时市场经济企稳存在预期,且地方债置换对市场形成心理压力,因而利率收益率一度下行动力不足。然而随着7、8月份' 宏观数据再度恶化,以及地方债连续供给冲击下债市依然稳健,利率债的价值已经再度凸显出来,预计利率收益率将会继续缓慢下行,从而为信用债利率的持续下行腾挪空间。

再次,刚性兑付仍在继续,系统性风险暂时不大。尽管今年以来信用风险在上升,但至少公募债层面的维稳力度仍相当给力,比如近期爆发风险的二重债迅速被接盘,而像天威债这样被抛弃的仍是少数,发改委“今年' 企业债不能违约”的决心犹言在耳,在风险收益综合考虑下,市场形成了对信用债配置的合力。

虽然信用债的火热有其客观必然性,但不同市场间仍存在一定区别,尤其交易所信用债的潜在风险值得重视。由于资金极为便宜,加杠杆赚取更高收益成为信用债操作的优先策略,而交易市场入库可质押的便利模式,对加杠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一旦未来资金面出现异常波动,基金、' 券商等交易所参与机构将面临解杠杆压力,解杠杆压力一旦兑现,将引发对交易所信用债的抛售。而如我们在此前所' 分析的,今年9、10月份是银行超储率的相对低点,资金面出现异常波动的风险较其他时段为高。

相比较而言,' 银行市场的信用债风险较小,主要是银行资金在加杠杆方面较为谨慎,委外投资部分占比也较低,同时银行理财资金规模较大,通过在特定时点合理安排到期资金,能够有效缓解时点流动性的冲击,因此解杠杆银行市场信用债的冲击应在可控范围内。

但未雨绸缪,银行市场对可能的潜在风险也应有所准备。一是资金波动引发的解杠杆虽然直接冲击有限,但银行的特点是头寸体量较大,届时一旦造成亏损,绝对规模可能并不小;二是交易所信用债如果被抛售,其风险大概率外溢到银行市场,一旦引发利率的全面反弹,可能引起浮盈缩水甚至浮亏,建议合理控制久期,避免持有过多长债带来风险的不可控;三是加大对个券的风险监控,毕竟打破刚性兑付的大趋势已经展开且不可逆。

(作者系同业金融总部高级分析师)THE_END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反鸡汤”式理财五大招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