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来各种金融诈骗案例频频发生,涉案金额巨大,其中很多案件都有一个相同的特征,那就是受害人群中老年人的比例越来越高。比如近期爆发的e租宝事件,投资人中老年人的比例竟然高达90%,一些老年人甚至把养老钱及棺材本都搭进去了。
为何受伤的总是老年人?
实际上这些出事的投资项目基本上风险都非常大,我们都知道老年人群的风险承受能力普遍较低,那为何还会有那么多人一次又一次地上当?
犯罪分子之所以将魔爪伸向老年人,就是因为老年人对投资理财没有专业方面的认识,风险防范意识不强,很容易被攻破心理防线。此外,还有很多小城市或是农村的老年人,资金来源有限、生活得不到保障,且子女不够孝顺,于是看到有一个途径可以不依靠子女也能赚钱,于是很轻易就会被诱惑住。
融360其实一直都密切关注各种诈骗案例,也曾对这些案例出过很多案件揭秘、防骗宝典之类的文章,年轻人往往看过一遍就记住了,上当的概率很低。但老年人上网的比例很小,一般接触各种新闻大多通过电视、报纸、期刊或是人群传播的渠道,而电视、报刊等媒体通常以正面案例居多,因此老年人很难获取有价值的防骗信息。
看好父母的钱袋子,子女义不容辞
对于子女们来说,不仅要关怀父母的生活,也要看好父母的钱袋子,主要通过以下方式:
一、就投资理财多与父母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
二、给父母提供理财方面的建议,推荐适合老年人的理财产品,并教他们购买的渠道和方法;
三、向父母普及当前常见的诈骗案例和犯罪分子的常用的作案手段,生活中碰到了一定要提高警惕;
四、提醒父母遇到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向自己咨询,不能盲目把钱投出去了。
春节快到了,大家回到家中趁此机会一定要与父母多交流、多沟通。
适合老年人购买的理财产品有哪些?
老年人大多属于风险厌恶者,因此适合购买稳健类的理财产品,如以下产品:
国债:分为三年期和五年期,目前利率分别为4%和4.42%,利率跟随存款利率变动。值得注意的是,国债虽然在未到期之前可以提前支取,但是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再扣除部分利息,所以提前支取并不划算,尽量确保在到期之前用不到这笔资金。
银行理财: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在4.1%附近,预计2016年会继续小幅下滑。小银行的收益要明显高于大银行,因此尽量选择在城商行、农商行购买。需要注意的是,银行理财产品在到期之前无法提前赎回,因此要主流流动性风险。
货币基金: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宝宝近两年受到广大投资者的青睐,低风险、高流动性是货币基金的最大优势,虽然目前平均收益率已经降至3%以下,但是仍然要远高于银行存款利率。对于老年人来说,如果不擅长使用支付宝之类的第三方工具,可以考虑银行系宝宝,目前多数银行已经退出各自的货基宝宝,包括建行的速盈、招行的朝朝盈等。
' 保险理财:通常来说保险理财兼具保险与投资的功能,比如万能险,不同保险理财产品的收益有一定差异,正常情况下可以达到3%以上,少数能达到5%以上。购买此类产品要注意缴费方式、收益获取方式、保障范围及条件、期限及能否提前赎回等情况。不过目前有些保险理财产品脱离了保险部分只具有投资功能,主要考察平台资质、收益和期限。
当然,如果老年人有一定的投资经验及知识,并且愿意承担较高的风险,也可以去购买一些高收益高风险产品,但是一定要通过正规途径购买,并且要明白自己承担多大的风险。
希望老年人自己平时注重理财知识积累,多听听子女的建议,给自己的养老钱找个理想的避风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