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一些理财产品一直以安全、稳健著称,购买这类产品的投资者也大都是风险厌恶者,但有时候这些产品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安全。今年以来就有多类理财产品发生过重大风险事件,融360理财分析师为大家来盘点一下。
1、银行理财
银行理财属于典型的稳健类理财产品,安全性不言而喻,大概99%的人购买银行理财都会顺利拿回本金及预期收益,因此它也成为了很多大爷大妈的理财标配之一。但是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市场出了两件大事,一是债券违约,二是银监会叫停分级型理财产品,都说明银行理财的风险不容小觑。
首先,你知道银行理财的资金都投向哪里了吗?超过一半都投向了债券市场,但是今年4月份以来,债券违约事件频频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银行理财会幸免于难吗?显然不太可能。
其次,你听说过分级型理财产品吗?如果不清楚,那分级基金你总该了解一点吧,两者较为类似。银行理财分为优先级和次级,优先级会获取预期的固定收益,其余的收益归次级,也就是说次级是加了杠杆的部分。如今中小银行理财“外包”情况普遍,债券市场表现又如此萎靡,一旦理财产品出现亏损,风险自然就传递给了投资人。因此,有消息称银监会对部分城商行进行窗口指导,叫停分级型理财产品。
所以,银行理财并非稳赚不赔,一旦那天银行不“兜底”了,吃亏的都是投资者啊。
2、票据理财
票据的本质是非常安全的,A企业欠B企业一笔钱但是暂时没有流动资金,因此在银行开了一张票据给B企业,约定一段时间比如3个月后B企业持有该票据到银行兑取现金,而银行会无条件支付。如果B企业资金紧张,可以损失部分利息比如票据金额的3%,提前支取现金。一些票据理财平台就是利用这部分利差来获取利润。
今年1月22日,1月29日,4月8日,' 农业银行(' 601288,' 股吧)、' 中信银行(' 601998,' 股吧)、天津银行相继爆发了票据风险事件,涉及金额分别高达39.15亿元、9.69亿、7.86亿元。其中农业银行及天津银行的票据为员工私自挪用,将资金投入股市最终产生亏损,而中信银行的问题则出现在开票环节,票据没有真实贸易背景。这三起案件都为银行“内鬼”所为。
实际上,票据市场远远比大家想象的黑暗,目前被曝光的事件仅仅是冰山一角。既然票据的风险那么大,票据理财市场就更不用说了。一些票据理财平台长期高息补贴揽客,能否持续经营并获利非常值得怀疑。
3、' 保险理财
保险理财主要有3种,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其中后两种比较常见,万能险由于有保底收益率因此更受投资者青睐。通常来说,保险理财也是风险偏低的一个理财品种。近两年在降息大潮之中,哪类理财产品影响最小?保险理财肯定能算是一个。在银行理财收益已经跌破4%的情况下,很多保险理财的收益率仍然可以达到5%以上,对投资者的吸引力非常大。
不过今年3月份,保监会紧急叫停1年以内的中短存续期理财产品,主要指的就是万能险。这是什么原因?
实际上发行万能险等保险理财产品的大多是一些中小规模的保险公司,他们在传统保险项目上很难与大型保险公司竞争,因此通过发售这种收益高、周期短的保险理财产品以求“弯道超车”。但若想兼顾高收益及高流动性,保险公司就需要投资高风险的非标资产,或是配置股票 举牌上市公司。在这种情况下保险理财的风险自然就会非常大了。
基金分为多种类型,包括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指数基金、股票 基金,风险与收益依次递增。债券基金一般被定义为低风险理财产品,2015年下半年股市大幅下跌,但是债券市场却十分火爆,债券基金全年的平均收益率达到10%左右。
不过风水轮流转,我们开始也说过了,2016年债券市场表现非常糟糕,债券违约现多米诺效应,甚至包含很多央企、国企债券的违约,债券基金市场也是一片惨淡,今年买债券基金能不亏已算是好事了。
融360理财分析师提醒投资者,任何理财产品都是存在风险的,天底下没有高收益零风险的理财产品。此外,理财风险并非一成不变的,现在风险低并不代表以后的风险就不高。购买理财产品不仅要看产品的类型,还要结合当时的市场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