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财金专讯 受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双重冲击,今年上半年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一路走低。临近年中考核时点,也不见银行像以往一样推出高收益产品“揽储”,收益率依旧不温不火。
有分析师指出,未来理财产品收益率仍处于下行通道,跌幅会逐渐收窄,相较于其他投资渠道,理财产品依旧是稳健投资者的较优选择。
收益率跌跌不休
从去年6月份开始,银行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处于下行趋势。今年上半年,收益率跌足6个月,更在5月份跌破4%,正式进入3时代。根据普益标准监测的数据,银行理财产品6月份平均收益率为3.88%,较5月份再度下降0.06个百分点。
普益标准分析师指出,理财产品收益率正处于近几年的历史低位,主要受到货币政策宽松和经济增速减缓的影响。
年中效应不明显
由于“年中效应”,上周银行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小幅上升。银率网数据统计,上周截至6月30日,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3.89%,相较前一周环比上涨了0.03个基点。从数据上看,今年“年中效应”并不明显。
鉴于存贷比考核压力,每逢季末、年中、年底,银行都会发行高收益产品揽储,理财收益比平时高出不少,不少投资者更是瞄准了这个时机购买。银率网分析师闫自杰指出,以往一到年中,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短期利率、国债逆回购利率都上涨得很快,今年虽然有所上升,但不如往年明显。
同时,由于央行取消存贷比监管红线,转为存款准备金考核方式,将把对银行固定季末时点的考核转变成了与日常平均值的考核,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银行季末揽储现象。但闫自杰认为,虽然各项考核在弱化银行时点冲刺、稳存揽储,但半年报的考核压力并不会减弱,依然会促使银行在年中节点之前想办法留住资金,这也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周出现微幅提高的原因。
仍为稳健投资者较优选择
普益标准分析师指出,由于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刚性兑付”仍未打破,银行理财产品仍是风险中性者以及风险厌恶者的较优选择。
闫自杰认为,资金不大可能流向股市和' 房地产。就股市而言,其面向的投资者风险偏好性更强,与理财产品面对的客户类型不同。另外,股市持续动荡令不少投资者呈观望态度,最直接的表现就是6月份新开户人数出现下降,不排除这一部分资金会部分回流到理财产品;至于房地产行业,虽然一二线城市出现大涨,但三四线房价依旧按兵不动,也不太可能成为资金流向地。 (中证)
(责任编辑: HN666)和讯网今天刊登了《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走低仍是稳健投资者较优选择()》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