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娅:十年前,国际学校在中国还是“贵族学校”的代名词,如今已投入中国中产阶级的怀抱。
仅仅在十年前,国际学校在中国还是“贵族学校”的代名词,随着中高产阶级收入的增加和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国际学校也逐渐投入中产阶级的怀抱。瑞士投行瑞信在《2015年全球财富报告》中指出,中国中产阶级人数达到1.09亿名,位居全球之首。而中国传统尊师重教的理念又让很多家长心甘情愿勒紧腰带去让孩子接受国际教育。智研数据中心预计,目前中国国际学校在校学生人数已经超过236,400名,而中国国际学校的市场规模也从2010年的101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14年的213亿人民币。

“类似惠灵顿这样的高端国际学校,将会在未来几年里快速发展。”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笔者,“除了双语学校,很多国际学校也是有漏洞可钻,一些中国籍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花钱让孩子取得小国的国籍,然后把他们送到国际学校。近年来赴港生子和赴美生子的热潮也会给国际学校带来大量的生源。”
在国际学校市场迅速发展的背后,也可以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资本的巨大作用。据报道," 中泰桥梁(" 002659," 股吧)拟在北京朝阳和海淀两区建设两家国际学校,其预计两校区将在2016年和2017年开学,招生规模在5000人。" 银润投资(" 000526," 股吧)拟投资17.6 亿元也将在北京打造2所国际学校。中泰桥梁两所国际学校将贡献约10亿元的收入和4亿元的净利润。" 房地产商在地产不景气的今天也开始打国际学校牌,惠灵顿学校的中国合作方是" 陆家嘴(" 600663," 股吧)集团,后者正致力于将惠灵顿学校所在的前滩地区打造成为上海的新地标。2015年,万科联手深圳中学共建万科梅沙书院,上海万科也在2015年宣布成立一所9年一贯制私立学校——上海万科双语学校。碧桂园在1994年就创办了一所IB国际学校,并且尝到了教育房产的好处。去年,碧桂园于2014年成立碧桂园教育集团,将旗下所有学校归到教育集团管理,为教育集团分拆上市做好了铺垫,并且准备在未来几年建立30所纯IB学校。

而面临数目众多的国际学校,如何选择也成为了令家长头疼的问题。“目前似乎除了考入西方名牌大学的升学率,也没有标准化的选择。”一位家长无奈地表示,“这和国内的重点中学有什么区别呢?”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学费25万!国际学校是中国中产的新奢侈品》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