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报讯
监测数据显示,昨日银行理财市场在售非结构性人民币理财产品共有1234款,银行理财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4.16%。收益率超5.5%的产品有2款,超4.8%的有56款,后者占比为4.5%。
业内人士分析称,节后银行理财的余温犹存,虽然收益率较春节前后高点略有回落,但依然小幅高于去年银行理财整体收益率水平,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不妨抓住一季度理财收益率尚位于高点的时机,配置银行理财产品。
抓住一季度理财收益率配置高点
春节过后,不少投资者手中还是有些闲钱的,风险偏好较低的,自然眼光是看着银行理财,毕竟低风险产品中,如果对流动性要求不高的话,银行理财的收益率还是妥妥地秒杀货币基金。春节前后,节日效应下各家银行纷纷发行了收益率较高的产品以吸引投资者,那节后情况又如何?
根据监测数据显示,截至2月17日,银行理财综合收益指数4.16%,较修正后的前一期数据下行0.01个百分点;国有大行理财产品指数为4.04%,下行0.02个百分点;中小银行理财产品指数为4.23%,下行0.02个百分点;保本类理财产品指数为3.43%,上行0.02个百分点;非保本类理财产品指数为4.34%,与前一期持平; 短期限理财产品指数为4.08%,下行0.03个百分点;中长期理财产品指数为4.25%,持平;短期限非保本理财产品指数4.31%,下行0.01个百分点。
虽然银行理财的收益率整体来看,较上期微跌,但相较于去年整体收益水平跌入4%的情况,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业内人士分析称,一季度理财收益率应该会位于全年的相对高点,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不妨抓住时机,及时配置。
进入2017年后,1月份CPI、PPI数据均超预期,当月PPI更是同比增长6.9%,创5年新高,中国经济迎来开门红。因此也有分析认为,当经济于良好的轨道运行时,考虑通胀压力等因素,央行采取进一步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性会减少。从目前央行在公开市场操作的态度看,也同样表明了决策层维持稳中偏紧的资金面、推进金融去杠杆的决心。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之前银行理财产品单向的收益率下滑预期会画上了句号,预期理财产品收益将维持稳定。
昨日,大华银行在其分析中也表达了,预计中国未来的货币政策立场很可能会继续2016年底建立的趋势,以去杠杆化和防止系统性风险。大华银行认为,中国央行报告的字里行间明显具有“紧缩”倾向。不过,预计央行会采取缓步渐进的方式,以减低市场的过度反应和震荡。
分析师认为,2017年央行货币政策会相对收紧,但幅度不会过大,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相较于去年不会有太大变化。因此投资者更应该关注各家银行在部分节点或是网银、手机银行等特殊渠道推出一些较高收益产品,此类产品一般销售期较短,份额有限,因此下手要快。
(责任编辑: HN666)和讯网今天刊登了《节后银行理财收益率“余温犹存”》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