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六招应对时代大转型期的焦虑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img alt=六招应对时代大转型期的焦虑 src="http://123.57.47.235/imgcache/B6/E8/B6E883BCB3729A2A55EEB859B9E21B5B.jpg">好事多,不见得焦虑少。连都说自己非常焦虑,生怕自己的公司被淘汰了,怎么办? 《汽车商业评论》专栏作者 吴晶辉 晒晒,好事多不见得焦虑少 前阵子多家巨头掀起一股晒年度账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六招应对时代大转型期的焦虑好事多,不见得焦虑少。连' target='_blank' >马云都说自己非常焦虑,生怕自己的公司被淘汰了,怎么办?

《汽车商业评论》专栏作者 吴晶辉

晒晒,好事多不见得焦虑少

前阵子多家' 互联网巨头掀起一股晒年度账单的小风潮,引发多少戏语严词。不禁假想,要是汽车圈也来一次“年度”的选举,引起最多人共鸣的,会不会是这样一个词:“焦虑”!

按说2017年景并不算太差。在超过2000万辆的高水平上,总销量增长势头依旧延续。不少企业集团交出了满意的成绩单。' 奥迪绝地反击走出低谷保住了豪车销量第一的位置,' 新能源车加速走暖成为新的趋势亮点。但恰如罗振宇在跨年演讲中所说,好事多,不见得焦虑少。连马云都说自己非常焦虑,有时候晚上都睡不着觉,生怕自己的公司被淘汰了。


麦肯锡预计,<a全球汽车行业的规模从今天的3.5万亿美元,仍将会增长到2030年的6.6万亿美元,但传统商业部分市场占有率从今天的98%会退缩到2030年的50%。 src="http://i5.hexun.com/2018-02-01/192378540.jpg"> 麦肯锡预计,全球汽车行业的规模从今天的3.5万亿美元,仍将会增长到2030年的6.6万亿美元,但传统商业部分市场占有率从今天的98%会退缩到2030年的50%。

放到中国情景下,即便继续冲向4000万辆的市场峰值,已经从20年高速增长中长期受益的企业、居高已久的从业者,面对如此剧烈的新旧交替,这里面还能不能有自家的机会?即便机会依旧,留守在岗位上的还能不能是自己?

前一阵恰好谷歌也发布了2017年搜索报告,“How”——“如何”这个词成为搜索栏键入最多的词汇。互联网圈子里盛行各种创业大学、各色社群组织、训练营,各路英雄现身说法,坦诚分享干货的风气蛮可贵。汇总一些近期各路英雄的谏言,总结成为六个措施建议,给同行奉上六个缓解焦虑的锦囊。


六招应对时代大转型期的焦虑 一、以人均效率为衡量标准,

加速瘦身以换取生存机会

当低速或是零增长成为行业常态,市场的变动进入结构性拉锯调整,效率之争是无可避免的残酷现实。持续增长期的企业很容易携带一个隐形副产品—用效率换速度,且不自知。很多人看现在的互联网企业,烧钱,摆排场,觉得还是传统行业讲究效率,扎扎实实把钱都花在设备上、花在流程建设上,不玩虚的。

却不知,' target='_blank' >卫哲讲过,一个互联网公司没有人均10万美元利润贡献,就是不是真正的互联网公司。这样一看,互联网行业相比传统行业,在人均效率上的先进性,是最显著的领先。

马云给淘宝定的指标是人均1亿元交易额,相当于人均实现利润200万元。' 福特、 通用、' 本田和' 丰田汽车四家的人均銷售收入為66.4万美元,按照10%的行业较高利润率,人均6.6万美元,远低于互联网企业的水平。

当下,传统行业互联网化已经是显性趋势。人均效率,会是对转型进程的一个最佳衡量指标。这是两种经济形态间的效率竞争。一家汽车企业在一个财年中是不是跑赢其他车企变得不再重要,企业整体人均效率是不是能从传统制造业的水平,提高到互联网行业的水平,才是决定能否在颠覆浪潮中存活的关键。

中国企业的账目不透明,说不好人均效率会在什么水平,整体印象是比国际汽车企业要低。粗略来算,如果销售收入大幅度提升无望,减员40~50%,才有可能获得理想的人均效率水平,从而保住生存的机会。

' target='_blank' >傅盛最近在演讲中说,这个时代最可怕的事情,不是因为你把以前的东西做差了而遭淘汰;而是你把以前的东西做得越来越好,却仍被淘汰了。


六招应对时代大转型期的焦虑二、穿透消费者交互,

捕捉颗粒度精细到场景的需求变化

今天汽车行业的一个大背景是产能过剩。这个产能不仅仅指制造产能,而是包括供应链、营销、服务在内全产业链的供应能力过剩。现在很难找到一个细分领域还有没被满足的显性需求,留给你的差异化产品或是服务,去独占鳌头。

互联网时代的基本逻辑,是要去挖掘潜在的需求,并且要持续高效地挖掘新的潜在需求。因为一旦一个新的需求被挖掘出来,过剩的产能很容易扑上去瞬间填平缺口。

O2O也好,C2B也罢,互联网超越工业行业的地方,归根到底在于向C端穿越的系统能力。直达C端,保持持续的互动,直接捕捉消费者在不同场景下的动态行为变化。按照梁宁的定义,“场”是时间加空间形成的一个点,“景”是通过互动带给用户的情绪触发。

宜家算是一个经典的场景化营销的典范,用组合好的各种风格的居家氛围,打动用户,促进购买。场景化营销的背后,通常是各种形式的“传感器”用来捕捉消费者在场景中的所作所为,用于解析需求动机、衡量需求被满足的程度。


反观业内普遍的管理软件厂商提供的CRM系统,几乎是每个汽车行业企业的标配系统,但是缺乏直接触及C端能力,充其量只能算是个用户信息管理记录系统。甚至客户关系管理这个概念本身,或许都要让位于场景式营销管理--设计消费场景,并在其中构建与消费者的交互界面。 反观业内普遍的管理软件厂商提供的CRM系统,几乎是每个汽车行业企业的标配系统,但是缺乏直接触及C端能力,充其量只能算是个用户信息管理记录系统。甚至客户关系管理这个概念本身,或许都要让位于场景式营销管理--设计消费场景,并在其中构建与消费者的交互界面。


六招应对时代大转型期的焦虑三、微服务演进,

清偿组织债务敏捷前行

通常工业企业建设组织结构的过程,很像建大厦,有着严密的内部框架,功能区划清晰,层级分明。而互联网企业不仅体量轻巧,内部结构很多情况下更像是一个集市:仿佛一排排的商铺,有很多项目并行展开,开发、协同是主要的工作秩序,资源追求最大限度的共享,而不是受限于所属的单个部门。随着互联网技术对工业企业渗透的程度加深,信息系统对组织的影响,甚至是束缚,会愈加明显。这里面最核心的体现内部沟通方式。

互联网领域有个说法叫“康威法则“,简言之就是说由系统支撑的组织,其组织架构等同于组织间的沟通结构。当下系统从技术角度通常会按前台、中台、后台三个部分组成。前台或叫前端,通常指使用界面,移动端或是在PC端的页面。中台是核心业务层,负责完成数据流转提供业务结果。后台或叫后端,承担存储、账号、安全、监控等一系列贯穿全平台的底层服务。

这是横向的层次。纵向按开发流程看,又会涉及到从产品设计、交互设计,到研发、测试、数据、运维的业务价值链的协同。无论规模大还是小,这样横纵交错的体系都是必要的,少了哪个环节都不行。这比流程导向为主的工业企业组织,复杂度呈指数级提升。

但为什么互联网企业会显得比工业企业轻巧,而不是更复杂?“康威法则”指出,沟通决定组织设计。小而独立的团队,相比大型协同团队,所需沟通的次数会大幅度降低。当系统达到一定规模,故障无可避免,不存在完美系统、一点问题都没有。


放弃对无故障的执着追求,拥抱动态平衡,用无尽的应对措施及时修复故障,持续提高系统的健壮性。把大系统进行分而治之的解构,也就是独立的微服务搭建起松耦合的冗余系统,反而最有希望实现自制内聚、高速迭代和自动化运维。亚马逊的贝索斯有个著名的提法:如果一个团队两个披萨都不够吃,那么这个团队就过大了。 放弃对无故障的执着追求,拥抱动态平衡,用无尽的应对措施及时修复故障,持续提高系统的健壮性。把大系统进行分而治之的解构,也就是独立的微服务搭建起松耦合的冗余系统,反而最有希望实现自制内聚、高速迭代和自动化运维。亚马逊的贝索斯有个著名的提法:如果一个团队两个披萨都不够吃,那么这个团队就过大了。

工业企业在拥抱互联网的过程中,越早形成微服务的组织架构越好,否则很容易陷入“技术债”而不自知,等到发觉时要理顺关系代价巨大。“技术债”指的是在系统建设过程中,有意无意做了不理想的技术决策。这些错误决策累积起来,与金融债务相似,如果没有定期清还债务,随着时间推移,利滚利的结果将总有一天会陷入难以偿还债务,流动性丧失直至破产。

为了追赶互联网速度,业界一方面接受赋能的理念,增强企业平台,来提升整体实力。一方面接受所谓“简单粗暴”的试错策略,放权给一线业务组织,尖兵突破式的探索新业务、新模式。业务前线与赋能平台间的协同、业务间的能力协同,很容易陷入技术债陷阱。

要么多头解决共性问题造成重复建设,比如大家现在都认识到微信营销的重要性,结果一个企业往往有多个品牌微信号、多头传播、各自为战。要么追求单个业务条线的数据闭环,形成新的信息孤岛,丧失了协同契机。

在工业企业,有什么样的流程体系,就会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在互联网化的泛工业企业,组织结构同样需要与所搭建的系统结构形成匹配,组织才能实现有效运转,既满足敏捷响应市场,又不至于积累技术债,把企业的前路堵死。


六招应对时代大转型期的焦虑四、投身产品,

一把手挂帅用产品思维打造未来

无论新旧经济、无论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互联网,作为企业的商业本质是一样的,那就是通过产品或服务满足用户需求,并从中获利。当前最大的变化,来自用户需求的改变。

罗振宇在2017年跨年演讲中说,未来的商业文明,竞争这个词会被淘汰。没有什么竞争,只有追赶用户。汽车这样复杂的制造业,流程化、模块化、专业化导致分工特别细,层级森严。结果导致汽车企业的高层以内部管理为业,远离客户、远离业务一线。

进入新的商业时代,老大们一定要冲到一线去做超级产品经理。新的问题每天都会涌现,每天需要学习新的知识,企业的一把手不自己去搞懂所有的环节,去融会贯通起来,基本上是不可能转型成功的。极端点讲,在互联网融入传统行业的今天,不胜任产品经理的,都不是称职的CEO。


六招应对时代大转型期的焦虑五、平衡融合,

稳健应对新旧交替中的机会

随着造车新势力是逐一亮相,可以观察到一个现象,来自传统产业的团队开始强调勇于尝鲜、讲产品迭代、拼上市速度;来自互联网的团队开始收起颠覆的心态,转向尊重产业规律,接受稳健升级。海纳百川,殊途同归,一定还是回归到商业本质,建立交替中平衡的融合,传统的部分往极致里做,性能上比别人好两倍,价格上比别人便宜一半;创新的部分先抄到位,少交学费,抢占品牌认知的先发优势。


六招应对时代大转型期的焦虑 六、' target='_blank' >牛刀试手,创造新机遇

前一阵有段话在网络上被当做贺新祝词广为流传:“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这段话原句出自于莎士' target='_blank' >比亚戏剧《暴风雨》。习大大在2015年访英期间引用了这段话。

如今的行业市场上,举手即牛刀。以传统企业的体量和资源实力,想清楚,施展身手实现赶超,也不是没有可能的。锦囊也好,妙计也罢,应对焦虑,唯有行动,立即行动起来,才是唯一奏效的灵丹妙药。

END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汽车商业评论。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pictureIds (责任编辑:任刚 HF008)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六招应对时代大转型期的焦虑 》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下一篇:

天风证券:淘金5G新基建 智慧路灯有望撬开千亿新市场顺水鱼财经

上一篇:

京东上线“京保贝” 3分钟融资到账业务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