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起义中被炮火攻击或波及的各方则被动作出反应,或许只有等热闹散去之后,才知道这场舆论讨伐之战最终留下了什么。
回溯:小崔的一抽屉合同,
“轰炸”了多少人?
对于天价片酬,阴阳合同闹出的风波,或许我们可以用一个比较流量的角度来回溯历史,理清现实。
目前' target='_blank' >崔永元微博超话粉丝达到5.6万,阅读4.9亿,是' 微博综艺榜上的第一名。这份数据在微博上是什么程度?举个不恰当的标准,此前屠版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的101选手王菊,超话粉丝2.2万,话题选手' target='_blank' >杨超越超话粉丝6.9万。

而话题的发酵是从今年5月崔永元发布微博挂出信息截图,实名指责冯小刚与' target='_blank' >刘震云。本来还是一出围绕电影《手机2》的舆论口水战,崔永元与《手机1》、冯小刚等的往日瓜葛又被翻晒了出来,但随着崔永元公开了范冰冰的一份1000万薪酬的劳务合同,话题的性质就开始发生变化了。明星八卦至多是道德审判,茶余饭后唠嗑闲聊,但行业内部秘而不宣的游戏规则一旦漏出痕迹,就是牵一发动全身。

这并不是今年影视市场上的第一波风暴——前有《后来的我们》退票事件、《英雄本色2018》宣发疑云——但却是压垮市场的“最后一根稻草”。6月4日A股开盘,影视股集体下跌,光线、华策、唐德、慈文等公司无一幸免,作为《手机2》出品方的' 华谊兄弟(' 300027,' 股吧)更是被推到风口浪尖,市值蒸发23亿,整个影视股下跌金额超过100亿。

此前范冰冰1000万的合作被网友认为是《大轰炸》项目签署的,接下来崔永元的合同爆料,绕来绕去也躲不开这部电影
网友根据爆料顺藤摸瓜,舆论风声虽大,但是《大轰炸》方面一直未做出具体回应。直到6月23日崔永元再次爆出合同,指出《大轰炸》里范冰冰相关欠款达到8000万,电影拍摄“花了十亿不止”,合同甲方为合禾影视。舆论风波再起,《大轰炸》洗黑钱、偷税漏税等传言甚嚣尘上。

而这场爆料与澄清还没正式完结,官方的重拳已经抵达。
五部门共治影视行业乱象,
结局是什么?
在《大轰炸》电影说明会几个小时之后,中央宣传部、文化和' 旅游部、国家' 税务总局、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电影局等联合印发《通知》,对影视行业的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税漏税等问题进行治理。
《通知》强调,“每部电影、电视剧、网络视听节目全部演员、嘉宾的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主要演员片酬不得超过总片酬的70%。” 对电视台、影视制作机构、电影院线、' 互联网视听网站、民营影视发行放映公司等平台也提出要求,“不得恶性竞争、哄抬价格购买播出影视节目”。
官方出手让站在揭露影视行业乱象第一线的网友们觉得“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崔永元也发布微博表示“拥护组织决定”,但是“自己的敌人还有盯着”。显然,官方下达《通知》,对崔永元而言并不是结局。

另一个行业顽疾是“天价片酬”。监管层在明星天价片酬的问题上做出过很多调控政策,2016年,广电总局要求指导行业协会联合大型影视公司抓紧制订抵制“天价”片酬的行业自律公约;2017年官方也发布《关于电视剧网络剧制作成本比例的意见》,要求电视剧全部演员的总片酬不得超过制作总成本的40%,主要演员不超过总片酬的70%,其他演员不低于总片酬30%。
但随着影视制作成本增加,市场对流量的追求,明星天价片酬问题并不是政策调控能够解决的。如《如懿传》中主演周迅、霍建华的片酬达到5350万、5071万,仅两位主演的片酬成本就超过了1亿,但这份花销值当吗?起码对市场而言是值当的,凭借主演的流量价值与市场号召力,《如懿传》微博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娱乐独角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想了解更多关于《《大轰炸》回应崔永元质疑、中宣部出手整治天价片酬,影视产业乱...》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